长宁区精神卫生机构与54所中小学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网

2019/10/12 10:03:16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黄杨子    选稿:蒋昕婕

  不久前,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来了位“报喜”的小患者:休学一年后的佳莹,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办复学所需证明。一年前的一个周末,一时想不开的佳莹站上教学楼顶,在老师与医生长达3小时的劝解下才放弃轻生念头。

  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中小学生在面对学业、生活、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压力时,可能会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障碍。在校内,心理教师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守门人”,但他们的工作状况如何?当危机事件来临时,他们是否能第一时间寻求到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在长宁区,区精神卫生中心、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与54所中小学正联手织起一张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网。“医疗机构理应成为教育机构的专业后盾,医教结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沈颉说。

  心理教师其实任务繁重

  根据上海市教委相关规划要求,至2020年,中小学心理教师将基本实现专职。长宁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长宁区教育学院德育室副主任郑云飞介绍,区内中小学共有60余名专兼职心理教师,达到100%学校覆盖,“专职教师多毕业于各高校心理学系,也有部分来自教育系、卫生等专业;兼职教师虽然大多来自其他学科,但基本具备相应的上岗资质。近年来,心理教师的专业和专职程度总体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每周一定课时的课堂教学、每天在辅导室开设1至2小时的个案咨询、每年“心理健康活动月”的科普活动、不定时的各级培训计划……许多人眼中“空闲”的心理教师,其实也有着繁重的任务。然而,最让他们感到棘手的,还是突发的严重心理危机事件。

  去年,成绩优异的佳莹在中考遭遇滑铁卢,进入了区内一所普通高中。这个文静清秀的女孩很快成为班级的佼佼者,但她却对大家的厚望感到不堪重负。给好朋友留下“我想不通”的短信后,她站上了教学楼顶。

  “那天是周末,接到电话时,我正好在地铁上,就赶紧出站奔向了学校。”长宁区精卫中心副主任医师郑宏回忆。此后,在家—校—医—辅导中心的多次四方圆桌会议中,佳莹冲动的原因浮出水面:除了在校压力外,家庭关系的紧张也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我们邀请她的母亲共同参与家庭治疗,从第一次全程抱着手臂的抵抗态度,到后来愿意主动发微信表达自己的困惑,母亲的改变也让孩子越来越好。”

  “以往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大多由班主任、心理教师直接和家长谈话,双方容易兜圈子、绕弯子。”在郑宏看来,第三方医疗机构的介入除了带来医疗视角外,也能客观减轻双方的压力,让谈话在更有序的状态下进行。“我们希望心理教师主要能做好普及知识、早期预防介入的工作,能筛查识别高危学生,并尽快转介,最大程度避免悲剧的发生。”

  从四方联动到“心理顾问制”

  2017年,长宁区率先在本市出台首个区级《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危机综合干预实施方案(试行)》(下称《综合干预实施方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学校负责、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联动模式,将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分为重大、严重与一般三级,并对干预流程按一天内、一周内、一个月内等进行详细规定,包括危机备案、心理辅导、医疗干预、团体心理督导等。复旦中学心理教师杜晓雅记得,通过该联动机制,四方携手成功地让一名由于家庭变故产生抑郁、躁狂情绪的高三男生获得及时治疗并顺利完成学业。

  不过在许多心理教师看来,病例转介说来简单,实际操作却仍有一定难度。“一来转介前需要专业的识别和筛查;二来转介目前需要通过学校、辅导中心、教育主管部门层层上报,若出现重大危机事件,耗时较长;三来大多数学生最终需要回归学校与社会,后续康复训练难以单凭师资力量在校内完成。”郑云飞坦言,如同“双向转诊”,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也要“双向转介”,为此,长宁区将再开先河——10月,作为长宁区创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重要举措、《综合干预实施方案》的精深开展,在现有的四方联动基础上,区内将施行《中小学校“心理顾问制”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在与中小学多年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初中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危机的重灾区。”郑宏介绍,为此“心理顾问制”首批选取区内5所“联盟校”初中进行试点,由区精卫中心副院长季卫东担任总督导,郑宏等5名专家分别对接一所学校。“该制度将主要解决心理障碍学生的识别、筛查和转介工作,并保证第一时间赶赴突发事件现场进行干预。”郑云飞透露,一年试点后,区内将全面铺开“心理顾问制”,让“医教结合”再上新台阶。

  据悉,2018年至2019年6月,长宁区精卫中心干预区内中小学共14例苗子事件。“我们没有处方权,只能根据学生初步症状提供建议,以往由家长自行带孩子就医时,难免出现隐瞒病情等情况,耽误就诊最佳时机。”杜晓雅说,从四方联动到“心理顾问制”,心理教师的底气更足了,“区精卫中心与辅导中心的加入让我们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心理教师亟待处置自身情绪

  正如杜晓雅所言,不同于语数外等传统科目,心理教师在大多数学校是“寂寞”的——没有教研组,独守心理室,面对越来越高的心理教育要求,除全力以赴外,还要独自面对来自各方的不理解声音。“虽然心理健康的社会关注度正日趋提高,但在校园内,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态度让不少家长与孩子坚持拒绝就诊。”郑宏说,“虽然设置了心理教师岗位,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绝非心理教师一个人的责任。”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协会(NASP)研究,每1000名学生需配备1名学校心理学家。“目前上海中小学85%以上配备了心理教师,但人员存在一定流失率。”据了解,上海市范围内作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枢纽的辅导中心,需负责包括区内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指导、24小时热线服务接听、个案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但普遍只设置了2至3名从业人员,人员存在较大缺口。

  杜晓雅坦言,按照目前的心理课时量及绩效工资方案,心理教师的收入是较低的,同时由于课时少,职称评定和年度考核都可能受到影响。“不少学校通过加课、参与社团拓展课程辅导等补贴绩效,但这样一来,其专职性是否又打了折扣呢?”郑云飞建议,为了稳定队伍,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教委相关文件中“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待遇”等政策需要得到有效落实。郑宏更提到,危机事件干预后,心理教师自身也需情绪处理,专业督导和心理体验极为关键,但相关费用高昂(专业督导或心理体验的费用很少低于600元/小时)。

  选择这份“与血和泪打交道”的工作已十年有余,杜晓雅说,三分之二的大学同学选择了出国、读研与企业,而她坚守心理教师岗位的原因是“喜欢”,“让学生们在谈话的关怀中找回快乐与价值,是心理教师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