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似是而非”课为何这么火?
“量子……”
在“似是而非”课上,盛卫东在讲解无良商家虚假宣传所谓“新技术”商品时举例“量子波动速读”,当他刚刚说出“量子……”,台下的学生就心领神会地笑了。
“你们有一眼能看出的,也有一眼不能看出的,所有这些浪潮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我们要深究背后的原因,如果我们不仅能建立是非观,而且可以洞悉背后的推手是怎样的,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知繁复而复杂的世界。”盛卫东说。
10月22日晚6时30分,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三教内的“似是而非”课如期而至,物理系教授盛卫东当晚从虚假广告讲起,课堂用“似是而非”的案例来锻炼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本学期,复旦大学“似是而非”课程开课,每到周二,教室里便会出现“一座难求”的盛景。22日晚上6时左右,学生们已开始抢座位,正式上课后,仍有很多同学因没有座位而站在教室后排,甚至教室外也围了不少学生。
课程在线下火爆,在网络上也已经走红,许多网友想要“求资源”。这个课程为什么这么火?吸引力究竟何在?澎湃新闻记者替网友们去听了……
10月22日晚,似是而非教室内学生坐得满满当当,没有座位的学生站在后排听课。
还有部分学生站在窗外听课。
频频互动,趣味十足
讲完“量子波动速读”后,盛卫东随后又举例磁化水。
“磁化水骗局已经进化,一般无良商家宣传从古人开始。”盛卫东的PPT上打出一张广告宣传画,上写有磁化水从“李时珍”开始的宣传内容。按照这个宣传广告,古代就知道磁场对水的作用。“另一种套路是号称西方所谓发达国家研究发现的。”盛卫东又找出了一张日文宣传广告。
“30年前就有所谓的磁化杯销售,在底部放一块磁铁,想象磁化水清理垃圾。”盛卫东启发课堂学生提问,“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水到底能不能被磁化?在磁场上会有什么行为?”
在场的学生纷纷表示水不是铁磁性的物质。盛卫东肯定道,“学过物理都知道,水不是铁磁性物质,无法被磁化。”
盛卫东随后提出了霍尔(Hall)效应,并向学生提问,“当水流穿过磁场时,会发生什么?”……整个上课过程在频频互动中趣味十足。
水不是铁磁性的,那么水穿过磁场时发生了什么?盛卫东正在讲解。
2019年秋季学期,“似是而非”课第一次出现在复旦大学的课表上。课程,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组织开设,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准备了17个专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为教学目的,本学期开设其中的14讲。
在“似是而非”第一节课《用数学发现谬误》上,楼红卫提出一个疑问:“某防火用具推销员说,家里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对与不对,不在于论据的对错,而是在于从论据‘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到论点‘不能往卫生间跑’的推理逻辑谬误。”楼红卫说,不论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都无法推断火灾时是不是应该往卫生间跑。
他又举了类似的例子:特别有名的三甲医院每日死亡的人数超过了社区卫生中心,是不是意味着看病要避开前者只去后者呢?
“这种逻辑上的错误广泛存在于大量统计数据和新闻报道之中。它们站不住脚,经不起争论,却让人印象深刻并难以抗拒。”楼红卫说,希望这门课能够纠正不同学科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偏见,提供一些思考方式。
而一周后,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孙兴文则以《“改变”世界的分子》为题,从截然不同的角度阐述“思辨”。
“瓷片漂亮吗?那瓷片有用吗?”、“化学合成的‘药’和草本植物的提取物有区别吗?”……随着翻动的PPT和逐渐深入的话题,孙兴文步入正题,向学生们介绍了分子、物质在有机化学里的重要性,“在有机化学的世界里,每个分子都是有用的,每个分子都在改变世界。”
课程并不高端,重在“通识”
很多网友好奇,复旦大学为什么开会这门课?受美国华盛顿大学很火的一门名叫“抵制大数据时代狗屁课程”(Calling Bullshit In the Age of Big Data)的课程启发,“似是而非”课在本学期开课,一座难求,还上了微博热搜。第一轮选课过程中,在课程容量为258人的情况下,“似是而非”课选课人数超过一千。
华盛顿大学“抵制大数据时代狗屁课程”由信息学和生物学两名老师贯穿始终,老师试图从逻辑和传播渠道的角度揭开伪科学如何产生与传播,介绍“伪科学”的类型、常见的分辨方法、孕育“伪科学”的生态系统等。
不同于“抵制大数据时代狗屁课程”,“似是而非”集结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医学、文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在内的众多学科骨干教师,讲课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元,意图普及思维和纠正偏见。
10月22日,楼红卫表示,社会上似是而非的例子有很多,大学生在成为社会人前,应学会面对那些并非自己专业领域的谬误保持怀疑,而通过查文献、求教专业领域专家等途径,用科学思考方法追求真理,最终接近真理。课程所要传达的是科学的精神,期望能有更多的大学开设这类课程。
对于学生而言,想要选上这门“火爆”的课程并不容易。
微电子学院2017级本科生王匡云说,当初在选课时被“似是而非”的课程名称所吸引,他发现教学大纲跨度非常大,包括生物学、物理学等,选课人数达1000,但最初他并未能选上,后来经“捡漏”选上,“专业感不是那么强,但每节课都能学到没学过的,能有所收获,而且老师在课上特别会结合日常来讲,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会给我们一种新的观察视角。”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17级本科生杨轶聪比较幸运,在选课时一选即中,“能接触很多信息,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
“火爆不能只是表面的,我们希望同学们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与选课热情相匹配,使得本课程今后有持续下去的必要。”楼红卫说,将课程取名为“似是而非”,任课教师们并非想博眼球,“反伪科学”才是主要的初衷。
楼红卫自认这门课并不高端,重在“通识”。“与期望相比,课程能够达到的效果可能会有很大的落差,但若能达到哪怕百分之二十的目标,也是值得的。”楼红卫说。
那么“似是而非”课程结束后怎么考核?楼红卫强调了课程论文的重要性:本学期,该课程采取“课程论文60%+平时表现20%+参与课内外研讨情况20%”的考核方式。论文写作是重头戏。这门仅有两个学分的课程,将安排三位常规助教和十几位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组成助教组,助教组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学生写出合格的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