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太通识的“潮课”变成“水课”
眼下,不少高校的低年级不分专业地修读,开发出一些公选性质通识课,一时成为“潮课”,比如“品酒”、“茶道”等。但有专家指出,有的通识课之所以被选课学生“秒杀”,只是因为学得比较轻松、过得也比较容易。事实上,从国外名校经验看,真正跨学科的文理通识课绝不是那么好教、那么好上的,其中很多都是全校的“金课”,而非“水课”。
最近,身为论坛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双一流学科群的负责人胡洁教授说了一段“题外话”,比了 比国内外高校“品酒课”的不同之处。国内高校开的品酒课曾被传为“美谈”,在选课系统里一开放就“秒没”。学生们拿着高脚酒杯上课,喝喝小酒甚是风雅,期末考查也就是交一篇大作业而已。
反观国外高校的品酒课,很少有人敢选,因为要想通过考试,绝不仅仅靠味觉。比如品鉴一杯葡萄酒,要求基本判断出酒的性质、产地甚至年份。这背后,实际上需要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地理学、历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简简单单喝上一学期酒,恐怕是达不到这样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准。
个中的关键在于,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论老师或学生,国内许多人还停留在“广博”的层面,而未必触及通识的“精深”。诚然,“通识教育”或言之“博雅教育”的做法已越发普遍,有人认为文科生修点科学课,或者理科生修点人文课,反正在本院系之外修几个学分的外系课程,就算“通识”了。甚至从大一到大二的主要时间都留给“通识”,将专业教育的时间“贡献”出来。
其实,通识课并非百科课,不要因为“太通识”而“太水”——其核心能力不是对不同学科都略知一二,而是在不同学科中形成跨界思维和综合素养。就如设计学,很难说属于文科还是理科,本身就是通识属性的,相关课程都带有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性质。
最近,为了让制造强国也变成设计强国,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推广工业设计‘新工科’教育模式,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方式”。
显然,“新工科”的“新”字很大程度上在于科艺兼通、文理兼修,用“STEAM”来解释的话,就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这五大学科的首字母缺一不可。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不少海外名校的通识型核心课程,均由各科协同设计,名教授联袂讲授,其中包括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设计学院访问讲席教授徐志磊特意举出位于波士顿的欧林工学院案例,其新工科的具体专业可由学生决定,比如选定“工程+音乐”专业,就由相应专业的不同师资组队,负责对其进行培养。
“通识”是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的“金字塔”基底。“以本为本”地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备好课、上好课,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增长、专业发展,也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格局与视野。要挤水,更要铸金,莫让通识课变成“水课”,而要铸造一批真正具有含金量的“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