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增近视 不增大屏 信息化怎么做才能为师生减负?

2019/11/29 10:30:04    来源:解放网    作者:庞菁涵    选稿:蒋昕婕

  “学生人手一台iPad,在教室门口等上课,就像抱着一本书。线上线下混合的学习方式几乎覆盖每一学科每一堂课……然而,每个学校的机房很小,甚至没有。”这得益于当地集约化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昨天,在上海教育信息化国际视野与创新论坛上,市教委9月派出的赴美培训团带着50万字的研究报告归来,在上海中学探讨如何推进集约化学校教育信息化。不增近视不增大屏,却要为学生减负为老师减负,带给孩子们最适合的教育。

  倡导学校上云

  上海市南洋中学副校长高峰等培训团老师调查发现:国内中小学学校信息化建设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每所学校都有多个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可能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具有不同的功能。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系统之间完全独立,数据不能够互通。

  赴美培训的老师们表示,当地“学生人手一台iPad,在教室门口等上课,就像抱着一本书……而每个学校的机房很小,甚至没有”的现象,是得益于其信息化以学区整体推进。高峰介绍,在考察的几个区情况当中,数百名来自软件公司的员工,即可统一服务数百万人的学区学生和家长,且服务连续性大多长达20年以上。因此,对学校信息化应用进行梳理,要从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变成整区建设以及更大的集约化建设,加强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的沟通。

  “就像买一个杯子,如果定制一个水温手感各种细节都适合自己的,可能要花数万元甚至更多。而买一个现成的,只需一两百元,其实也已经可以基本满足需要。现实中定制的杯子常常还会遇到因设计缺陷和找不到加工厂而难以实现。”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借一个比喻来指出,学校无需把过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无关紧要的细节上,而应首先着力于标准化、集约化的信息系统选用。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陆敏提出借鉴方案:“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提供专业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引进队伍细化规划建设过程,倡导研究机构开展长期合作跟踪研究。”

  李永智表示,未来本市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将探索“市里定标准、企业做产品、区校买服务”的方式,推进整区集约化建设。目前在积极推动54所信息化标杆培育学校“上云”,以购买服务方式选用符合标准的成熟产品,从而实现数据驱动下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上海的实践和美国调研经验都提示:更可行的方式是依托有实力有情怀的公司,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

  减少学生无效学习

  学生近视不能增加,教室大屏不能增加,却要让学生课业负担减少,教师负担减少。这样的信息化怎么做?培训团的发现是,要进行统一数据建设管理,统一平台建设管理,进行大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教学。建立了整区化、集约化的教育系统之后,就要借助人工智能支持因材施教。老师们提出,必须先投入“人工”,再达成“智能”。培训团成员、上海市第二中学老师胡毅称,与传统教育相比,以往是基于时间的学习,现在是基于掌握的学习。以往没完全掌握就进入下一阶段,现在要完全掌握才进入下一阶段,接下来要规模化个性学习,标准化学习。

  “班级授课制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脱离信息技术的支持是很难做到的,学校信息化,为基于数据的大规模因材施教,提供可能。”借助信息化工具,可将个性化学习使用在较低难度的应知应会内容中,减少低效和无效学习。

  同时,推进信息化2.0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为教师减负。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校长黄超群说,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推进各阶段教师、不同学段教师的专业成长,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并通过技术与数据分析,了解教师的学习需求,教师成长的多元路径,教师专业学习的智能化体验、教师能力进阶课程的智能化推送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市场上许多教育机构可以做出品质优良的网络课程,我们有大量优秀师资的学校为何不可以呢?”会上,有老师提出建设网络微课的必要性。“老师自己录制的视频,有自己的声音和面孔,学生会更加投入,完成率会更高。”目前,上海正在筹建“海上名师坊”,名师不仅仅属于特定学校,而是可以惠及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