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爸爸小妈妈”为“熊孩子”找回爱

2019/12/3 10:11:33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龚洁芸    选稿:蒋昕婕

  7时20分,庄是丰和过去11年的每个工作日一样,准时来到辛灵中学的食堂,和他的学生围坐在一起吃早饭。“牙刷了吗?衣服洗了吗?澡洗了吗?”这是庄老师这些年来不变的开场白。虽絮絮叨叨,却满是“老父亲”式的关爱。

  上海市辛灵中学是以初中阶段行为失范、心理偏常学生为主体教育对象的一所专门学校。刚进校时,这些孩子大多在心理上迷茫过,三年后离开时,他们载着温暖开启人生新路,因为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关爱自己的“小爸爸”和“小妈妈”。

  传授正确三观

  周五放学,小黄紧蹙眉头,拖拖拉拉跟在队伍最后面。问他为什么不开心,他说:“我不想回去,回去没人给我做饭,也没有人管我。”

  学校做过一个背景调查:这里约1/3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很多孩子是单亲家庭,和爷爷奶奶生活的也不少。“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最后来的家长好不容易才‘凑’满一个会议室。”辛灵中学副校长黄权说,“在我们学校,‘家校共育’中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而学生行为偏差,根源恰恰在于父母从小的教育。”

  缺失的父爱母爱从哪里找回来?辛灵中学只有5位班主任,这5位年轻的班主任都是“既当老师又当父母”,从进校开始教孩子洗衣服、督促他们刷牙洗脸开始,到换季帮他们一起晒被子换床褥,几乎形影不离。但对于这5位“爸爸妈妈”而言,除了教会他们生活技能外,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毕业时“明理、自律”,成为一个三观正、可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

  让孩子站C位给他们更多关注

  “双11”那天,初二的小潘拦住王菲菲老师的路,问她:“菲菲老师,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王菲菲故意轻描淡写:“双11呗。”小潘有些失望,转身走了。但当他转了一圈回到教室,突然发现菲菲老师已经在那里,手上还多了蛋糕和他最爱的炸鸡和可乐。生日歌响起,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笑着祝他生日快乐。这个有些叛逆的孩子,感动得哭了。

  记得住每个孩子的生日,是辛灵中学班主任的基本功。“其实,这些孩子调皮惹事就是因为他们缺少被关注,所以拼命刷‘存在感’。”王菲菲说,“我们尽量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站‘C位’当主角。当他们感受到关注的目光,就会有一份温暖在心头。”

  初二班主任党彦的班上有个孩子,平时跟着8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喜欢用各种违纪行为来“冒泡”。小学时,班里的同学都躲着他。党彦却反其道而行之,把这个调皮的孩子安排在最中心的位子,上课经常提问,班级活动也请他一起参与。慢慢地,这个孩子不那么爱“冒泡”了,今年期中考试,物理还考了全年级第一。

  党彦说,这里很多孩子的家庭教育简单粗暴,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少。“只有让孩子敞开心扉,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刚刚毕业的党彦是个90后,在这群孩子中间,早已是个经验老到的“小爸爸”。

  牢记老校长嘱托继续特殊事业

  初三班主任黄仁麟不久前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他以前的学生小王,如今已是一位咖啡师。那天,小王不仅给黄老师带来了醇香的咖啡,还描绘了自己未来的蓝图:开一家咖啡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黄仁麟很欣慰,因为他带新班时,和孩子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不能做一个‘手心向上’的人。”很多在辛灵中学读书的孩子,对未来几乎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希望孩子走出校门时可以自食其力,但他们需要一个引路人。”黄仁麟说,“熊孩子”身上其实都有闪光点。

  在辛灵中学,年轻的班主任们都经历过从被拒绝到被接纳的过程。这一路上,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技巧:有的会常备水果,有空就给孩子们削个苹果、剥个香蕉;有的放学后会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然后变成“死党”;还有的等到夜深人静时会与孩子单独“聊天”,走近一颗颗需要慰藉的心。

  从被边缘化的“皮大王”,到毕业走出校门时彬彬有礼的年轻人,在辛灵中学,每年都上演着朴实无华而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背后,是这些“小爸爸”“小妈妈”们每天的陪伴和付出。“一个都不放弃”“人人都会成功”,这是辛灵中学老校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谢小双的理念。如今,谢校长退休了,这两句话依旧刻在辛灵中学的墙壁上,成为年轻教师的座右铭,激励这群不一样的育人者继续这份特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