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少年的你”需要更硬核的做法
据《青年报》报道:近期由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将校园欺凌的话题再度拉入公众视野。现实的校园建设中,心理学在这方面有何作为?2019年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实践技能大赛(决赛)提出,不仅欺凌者、受欺凌者,那些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摇旗呐喊者(随从者),以及旁观者,都应该积极做好引导。大赛评委、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刘俊升教授指出,除了心理辅导,非常建议学生结交合适的朋友。研究显示,有朋友的情况下,被欺凌的可能性下降80%。
现场
首次全国性比赛
考察“校园欺凌”和“团队沟通”实践
国内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首次全国性比赛“2019年全国应用心理专业学位实践技能大赛(决赛)”近日在华东师大举行。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66所高校参加,共征集初赛作品151个,最终45个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大赛旨在促进该专业领域研究生实现校内课程与课外实践的对接,促进学生将知识和能力迁移到实际工作中,这也是应用心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式的探索与开拓。
此次,应用心理案例开发比赛主要针对学生的案例描述和分析能力,考察学生能否将心理学原理系统地、恰当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类项目中。作品均要求涉及应用心理学相关领域,从案例的选题、原创性、内容及现场表现等方面对选手进行考察。
现场,以“校园欺凌”(教学方向)和“团队沟通”(培训方向)为主题,从教学培训内容、教学培训组织、语言及教态、教学培训特色等方面对选手进行考察。
来自西南大学的陶雨婧是一等奖的案例获得者。在她看来,校园欺凌是学校生活中一个常见且难以解决的问题。校园欺凌现象中不仅有欺凌者、被欺凌者,还有旁观者,旁观者的态度及行为会影响校园欺凌的进程。
“我的课程教案设计将教学目标从认知性、行为性、情感性三个方面设定,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是旁观者效应,设计理念是投射原理;整个教学以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作用为主题线索设计活动,将身体雕塑和团体心理辅导贯穿其中。”
陶雨婧认为,当旁观者倾向于保护受害者时,欺凌行为会相应地减少;而当旁观者袖手旁观或对欺凌行为推波助澜时,欺凌行为的强度就会增加,时间就会延长。
“所以,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到作为旁观者的作用,并在以后发生校园欺凌的时候发挥旁观者的积极作用,防患于未然,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陶雨婧说道。
分析
旁观行为助长欺凌者施恶
比当事人身心受创伤更难过
欺凌事件并非只是孩子们之间开的玩笑,背后对一名青少年造成的身心创伤是难以挽回的。
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据最高检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诉5750人。而这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因为不少遭受欺凌的孩子选择了沉默。
“为什么在他们这么欺负我的时候,你们不做点什么呢?”高考前,胡小蝶因为忍受不了被霸凌,而选择了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最可悲的是在她从教学楼纵声一跃后,同学们所反映出的不是悲伤,而是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拍视频或发朋友圈。
在此前热映电影《少年的你》中的一幕,受欺凌者对旁观者的戳心控诉同样让人反思良久。旁观者,此前是不是被大家忽视了?
陶雨婧说,在研究中发现,校园欺凌发生的时候,旁观的同学往往表现出冷漠、事不关己甚至是加入欺凌的状态,而他们的行为往往会影响着整个事件的进展,有时会助长欺凌者嚣张的气焰。
“虽说欺凌者可恶,那这种旁观行为是否更加可恶?”陶雨婧说,因此,从旁观者这一角度选题,能够让班级大部分同学拥有积极正向的思维,防患于未然,帮助他们成为防止校园欺凌甚至校园暴力发生的一员。
干预
选择沉默是本能反应
对旁观者应有更多的引导教育
小学生家长晓源说,当时在看电影《少年的你》时,对于旁观者的态度,自己也多次在心中呐喊,勇敢一些,坚强一点,结局就可能不一样了。但是,作为家长,她也很能理解沉默也许是一种自保。“如果有更多的课程开出,告孩子们何为正确,相信有更多勇敢少年可以站出来!”
预初家长郭女士也有同感,虽然从情感上认同旁观者就是一种帮凶,但在不安全的环境下,这些涉事学生可能也很为难,而且本能的反应也让旁观者偏向选择沉默。那么,如何培育正向思维,拥有力量和勇气,的确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引导和环境的支持。
专家分析
解决“校园欺凌”需要多方合力
“如果有朋友,被欺凌的可能性可以降低80%”
近年来,从《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到《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都是在向校园欺凌行为“亮剑”,希望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对此,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刘俊升教授认为,要解决好“校园欺凌”还需要多方面的合力。
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与教育认知
首先,需要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包括行为的认定、处理的程序、相关的援助等。其次,要开展针对校园欺凌的教育,包括对欺凌的正确认识、学生的态度、自我保护、应对的方法等,都要有科学的认知和教育。“既不能轻视问题,也不能过度解读。”
对于此次一等奖案例获得者提到的“旁观者”问题,刘俊升也十分认同其重要性。“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在现实中,有一些学生往往是不愿意当‘告密者’而选择了沉默,但事实上,如果这些学生愿意站出来,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校园欺凌案件的发生和恶化。”
在刘俊升看来,良好学校氛围的营造对降低校园欺凌的发生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温暖互助,也应该关注到家庭、学校、社区的合作等。研究数据亦能证明,良好的学校氛围非常重要的,班风好校风好或不好,两者之间发生校园欺凌事件的概率相差很大。
预防欺凌早期心理疏导是关键
同时,刘俊升特别强调青少年友谊关系的重要性。“如果有朋友,被欺凌的可能性可以降低80%,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独来独往,也容易成为校园欺凌者眼中的‘软柿子’。”
一旦发生校园欺凌,除了学校各级部门应该有处置委员会等相关机构的介入和明确的报告流程外,刘俊升强调,专业的心理辅导不能缺位。
“对欺凌者、受欺凌者、摇旗呐喊者(随从者),以及旁观者,我们都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心理辅导。”刘俊升指出,对于欺凌者而言,重在社会认知、冲动控制以及正确认识群体关系的辅导;受欺凌者需要重视抑郁、焦虑等应激反应的辅导,以及消极归因的辅导;对摇旗呐喊者(随从者),应该侧重群体观念和行为策略上的调整;旁观者会产生不安全感,同样需要正确的疏导和关怀。”
刘俊升呼吁,国内各级学校在这方面还要进一步努力,形成和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干预机制。研究证明,孩子年龄的增长与愿意报告发生校园欺凌现象呈反比,也因此,在更早期的阶段去做好这项工作的意义显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