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用抢跑心态对待寒假补习
寒假将至,记者调查发现,家长们已不满足于北京了,将“补课”的战场转移到外地甚至国外,艺术集训、海外游学、生存挑战等各类课程五花八门。可是,这样的“度假”方式对孩子到底有没有帮助?效果真的好吗?
家庭对子女教育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是民众教育认识上的深度觉醒,是国民素质提升和社会进步的体现,符合特定经济社会关系结构中家庭理性选择的行为逻辑。因而,家长为子女寻求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自在情理之中。可是,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培养人的活动,具有艺术性和智慧化的专业性,有其内在的科学和规律。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意无意将自己未曾深省的生活经验理解和简化成自以为是的教育方法加以实践。从报道中的故事联系到近年来家长们围绕各种补习班争先恐后的架势看来,在子女的教育上,家长们着实是太着急、太忙碌、太紧张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常识所蕴含的教育科学规律。总是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所谓的“起跑线”,各种学科强化班和提高班见缝插针地上,诸如“海外游学”“国内研学”“拜师学艺”“生存挑战”等不断地塞,以求培养特长、开阔视野、启迪心智、提升能力。
个体是有差异的。如果不以之为教育的基本前提,进行因材施教,那么家长行为上的盲目和自我就可能好心办坏事。贪多求全的“填鸭式”家庭教育和超越个体“最近发展区”的揠苗助长,势必会导致教育效果上的适得其反,甚而导致孩子学习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事与愿违。
毋庸置疑,也正是因为这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从能力有强弱、学业有先后的客观实际,学校教育的局限以及教育过程公平的意义上讲,孩子们的教育需要有益的课后校外补习。由于个体年龄、性别和认知阶段特征以及外部其他条件的不同,在以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对于特定知识技能的学习培养,每个学生单位时间的学习结果是不同的,就是课堂教学中通常所说“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现象。那么,正常的补习,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就是必要的。而且,作为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一种教育形态,以兴趣和特长培养为主的校外补习教育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并且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家长所主导的课后校外补习,总体而言应该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补短扬长”,避免学生在某些方面出现学习上的“掉队”而影响了后续课堂和校内的学习。另外一方面,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做一些潜能发掘性的特长培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因而,家长利用历时较长的寒假给孩子进行补习无可厚非,但要在充分掌握孩子平常的成绩状况和其学习特点、方法、习惯、兴趣等的前提下,基于学情的分析合理、适度安排补习,理性看待和参与各种有组织的校外活动,不要以一种赛跑的心态给孩子盲目加码,更不至于到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所谓温故知新、欲速不达。笔者以为,不同于时间更长的暑期,寒假期间应侧重于给孩子更多的个人空间,帮助其进行学习生活上的回顾和自我反思,相较于满当当的内容型学习活动的安排或许更为有益。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