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医护家庭,陌生人从此变家人
“每次课后,小朋友都会对我说很多话,给我展示窗帘上直升机的图案和他的乐高作品,还告诉我他喜欢白虎,喜欢游泳……但他从未和我抱怨过疫情,只有屏幕里的笑脸和思考问题时的抓耳挠腮。我很享受他带给我的积极乐观,也相信他很快可以和父母一起坐飞机出去旅游了!”
顾家桦是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8级英语(师范)专业的一名学生,作为学校青鸟语言类志愿服务团队,今年疫情发生后,顾家桦接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务”。为减少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岳阳医院联系对接上海中医药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鸟语言类志愿服务青年团队,开办“抗击疫情医护人员子女网络爱心学校”,自2月17日起为岳阳医院参与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中有需要的子女提供一对一线上学业及心理辅导。其中,外国语学院的青鸟语言类志愿服务团队为岳阳医院参与抗击疫情的一线人员子女提供线上英语口语练习、学业辅导。首批志愿者由15名英语(师范)、英语专业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导生、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等组成,每位成员平均开展每周2-3次、每次30-45分钟的课程。顾家桦便是其中一员。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感染着顾家桦,身为一名师范生,顾家桦说,为人师表必须从小事做起,在“无情”的疫情面前不能慌张,更要带给学生一份真情与有情。“虽然我们只能隔着屏幕相见,但你我之间的温情从未改变。”这是众多志愿者们的心声,志愿——义不容辞。
疫情当前,战“疫”更要护“心”。上师大数理学院集结师范生志愿者组建了一支爱心辅导团队,未来教师们发挥专业所长,践行师范生的责任与担当,短短几天已有50名志愿者成功配对47组家庭,通过语音及视频的方式与受助者进行远程的一对一辅导。“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勇敢的战士,但他们的背后也有一个‘小家’,希望自己能真实地帮助到他们。”怀揣着这样一份初心,学院201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1班的薛儿在战“疫”期间通过填写问卷报名成为一名线上辅导志愿者,为战斗在武汉防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薛儿所对接的孩子父亲从上海瑞金医院分派到武汉第一线抗疫,原本一直是由孩子父亲教导的奥数,现因为家长身处一线工作而难以顾及,于是她第一时间和家长沟通所要辅导的课程进度,并充分备课,努力适应线上授课的节奏。
在研究生群,王丹琼看到了招募消息,她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志愿者的团队当中。“我是王丹琼,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1999级数学师范专业、2003级基础数学专业,现就读于2019级数学类专业博士,很高兴和小朋友们连线一起分享学习数学的快乐。”这是王丹琼第一次在线辅导的开场白。作为一名博士志愿者,同时又是一名小学生妈妈的她,除了教会孩子知识以外,她最担心的是孩子没家人陪伴的生活。因此,她运用温暖的“家人式”教学方式,为独自在家的小朋友营造家的氛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今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团委组织开展了战“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活动。报名通道一经开启,就收到了来自全校共计47名学生的踊跃报名,最终选取8名大学生志愿者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抗疫医务人员家庭结对,帮助无法亲力亲为照顾家中子女老人的家庭,为战“疫”一线白衣战士家庭成员进行子女学习辅导及老人健康咨询,关怀陪伴他们共度这段战“疫”时光,让我们的“逆行英雄”安心、暖心。上海中医药大学16级市中医临床医学院的沈正寅和19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的姜汶伶对接的是岳阳医院唐欢的家庭。唐欢已奔赴前线,她的先生承担着顾家的主要责任。一通电话,连接着两个陌生人与一个默默付出的医务工作者的家庭,倾听对方诉求的同时也表达了志愿者对前线战士的尊重和敬意。希望疫情赶快过去,大家都能平安归来。
姜汶伶为唐欢的孩子提供学业指导与一些心理支持。“作为一名刚刚大一的医学生,我或许还无法用渊博的专业知识前往一线救治病人,但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力量让一线医务工作者们感到温暖,让他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与他们同在。在之后的每一天,我会尽可能的解答孩子的一切疑惑,陪她一起等待春暖花开,妈妈平安归来之时!”同时,姜汶伶还报名了上海黄浦区的防疫志愿者工作,她说,作为一位医学生,更应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9级中药学院的沈智灵和18级针灸推拿学院的李凡莲结对的是光华医院汪荣盛医生的家庭。在对接过程中,两位志愿者大致了解了这个二孩家庭小朋友的学习情况,讨论后决定以督促完成每日计划,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主,同时进行作业辅导和心理支持。服务的第一天,沈智灵和李凡莲对孩子的作文提出了建议,积极与家长沟通,尽可能用专业的语言、亲切的语气指导孩子,也上网找了一些拓展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孩子,激发她的学习兴趣,这份努力和用心获得了家长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