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宅家如何让“熊孩子”主动学习?家长先要学会“示弱”

2020/3/30 9:36:42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选稿:蒋昕婕

  孩子突然变得不安,情绪起伏不定,生活节奏混乱,迷恋电子产品……宅家期间,亲子朝夕相处成为一种常态。但家长们的烦恼,在疫情压力之下,一言不合就互怼,面对父母的要求,孩子总在打折扣。宅家期间,如何化解亲子矛盾,让亲子沟通更有效?怎样让“熊孩子”主动学习?

  拖拉磨蹭低效无序,“假装努力”应付怎么办

  如果你家孩子经常用拖拉、磨蹭等低效无序的“假装努力”来应付,家长一定要先反思自己之前的教育方式。

  很多时候,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的回避和不专注,其实是对其中困难的抗拒和回避。在执行时间管理时,都会有一定的紧张度。孩子每天在学习中的表现、在同伴互动中的情况,有时候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完全是两幅模样。甘泉外国语中学、德育特级教师、心理专家付丽旻说,家长学会与老师沟通特别重要。没有孩子不在乎老师的评价和赞美,有时候孩子表现出的满不在乎,是一种爱而不得的伤,呼唤多了,没有得到积极回应之后的自我保护。

  孩子潜意识中在抵抗、自我防御,担心“我做得越多,被安排的内容就越多”,或者可能他内心的一些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时候,家长不妨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跟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只有家长弱,孩子才有可能强?

  “为什么就不能做一个听话的小孩?”超长宅家生活中,家长感到焦虑、失控,频发无力感。其实,孩子和家长同样在承受压力。

  在付丽旻看来,孩子用反常情绪和行为表达自己的焦虑,有时候,满不在乎其实是压力之下的一种自我保护。当前阶段,孩子冲动、叛逆很正常,家长不要有定性的、评价性的指责,学会退一步,冷静处理问题。家长对孩子的冲动情绪,给予适度宽容。

  焦虑情绪可以传递。“家长凭经验教育,简单说教,不仅低效,而且容易受到抗拒。”身教胜于言传,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让孩子感到被需要。因为只有家长“弱”,孩子才有可能强。和孩子一起寻找他们的亮点,让孩子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家长别随便发脾气,身边随时有个学习者

  家长如何跟老师形成教育合力,需要考量双方的智慧和教师的职业素养。

  孩子的好习惯,需要从学会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自我经验总结以及见贤思齐四方面培养。说到习惯,家长一般会特别关注“学习习惯”。其实,好习惯的养成应先从生活习惯开始,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提升的能力,都会被孩子迁移到学习过程中,学会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付丽旻建议,家长在家里不要随便发脾气,记得你的身边有一个时刻存在着的学习者,父母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态度对孩子影响深远,家长的坦然和从容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有时候家长前进一小步,孩子就会进步几大步。

  这个特殊的宅家时期,家长要放下身段,跟孩子一起成长,对家长的要求就是真正用心陪伴、倾听,而不是马上给办法、给建议。时间越多的人,越不会珍惜时间,这就提醒家长们不要太能干,一些本来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都由家人包办代替了,家长的本意是帮孩子节省时间,非常可能属于怀着好心干坏事。一旦孩子的时间全部由学习任务充满,其实他从生活中学习时间管理的路径和机会已经没有了。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座金矿,就在于家长怎么挖掘,启发孩子面对压力和问题时,学会激活自己,充满信心,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付丽旻提醒,特殊时期,家人彼此的关爱和支持最重要,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规划,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有规划,孩子更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