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这天,孩子胸前为什么挂一个小蛋

2020/5/11 14:46:37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柴焘熊    选稿:蒋昕婕

  立夏日都在农历的四月间,标志着夏天的开始。这时候,庄稼生长得蓬蓬勃勃,田里的三麦将熟未熟,棉苗已迎风挺立,秧田亦要开插。旧时江南一带过立夏节,向来有尝新的习俗。所谓尝新,是说在这一天,人们会把将熟之麦穗放在火上烤熟后品尝,以享新麦的清香和鲜美。

图源:新华社

  综观江南地区,尝新的食品各有区别,如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人们以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这“三新”祭祖,然后让人尝食。与此同时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等。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八新”是指樱桃、新笋、新花、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常熟人在立夏尝新时,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九荤”指鲥鱼、鲚鱼、咸蛋、海蛳、鸭、腌鲜、卤虾、鲳鱼、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杭州尝新人必备十二种食品,有民歌曰“夏饼江鱼乌饭糕,酸梅蚕豆与樱桃,腊肉烧鹅咸鸭蛋,螺蛳苋菜酒酿糟”。

  清代乾隆年间的竹枝词这样描述崇明地区如何庆祝立夏:“樱珠梅子乍含酸,立夏轻风麦秀寒。觅得螺蛳青壳蛋,摊粞寒豆共盘餐。”

  立夏节时,崇明民间时兴给孩子胸前挂蛋。大人用丝线编成小网袋,俗称蛋袋,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相传传说讲,古代有一瘟神,十分喜欢睡觉,要到立夏之日才会睡醒。他一醒来就要散布瘟疫,小孩往往被其害死。观音菩萨知道后,就找他论理,并约定立夏之日凡孩童胸前挂蛋者一律不得伤害。瘟神无奈只好应允。于是立夏这天挂熟蛋于孩子胸前的习俗流传了下来。

  图源:新华社

  进入夏季,天气渐变炎热,不适人群食欲减退、睡眠欠佳、疲倦乏力、渐变消瘦,俗称“疰夏”。而蛋营养丰富,能充沛精、气、神,增强抵抗力,远离疰夏,诚如俗话“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崇明大众的习惯,立夏享用的蛋,都是此前用心存放着的,属开春后的新鸡蛋新鸭蛋,有的还是“头窝蛋”。

  旧时的岁月,虽说蛋是自家鸡鸭生的,因要靠它兑点零碎铜钿用,平时也舍不得多吃。一年一次的立夏,家长还会特别满足孩子的要求,让他们多带几只吃个“煞念”。上学路上,大家笑逐颜开,相互间比试炫耀,比试谁带的数量多,谁带的品种齐全。大家一般带的都是鸡蛋、鸭蛋,也有个别带属于稀货的鹅蛋。鹅蛋比鸡蛋鸭蛋都大,一只就有好几两,带鹅蛋的往往会神气活现地展示一番,引来众人羡慕的眼光。

  旧时崇明民间还有斗蛋的游戏,玩的都是孩子们。他们在立夏日,带着自认为蛋壳厚的青壳鸭蛋,装在网袋里开战,各自晃荡着相撞,以破碎的为输,完好的算赢,能打败所有对手的可以称王。

  称人则是立夏民间的又一个习俗。到时,将秤悬挂于大树的支杆上,给老人小孩称量,以此祈福纳吉。此外,立夏的时候还有做烧饼的习俗,说是立夏吃了烧饼,会在整个夏天人平安精神。因此家家户户多会在这时候做上几锅烧饼。烧饼有红枣的,有赤豆的,有红糖白糖的,尽管这些烧饼的作料价钱要比草头烧饼来得贵,但是,无论在哪一家,最受欢迎的总是这用草头制作的烧饼。

  农妇从田间采来草头嫩嫩的叶片,将它用宅沟里的清水洗净,沥干后加上少些的盐进行揉搓,待轻轻搓揉至溢出绿色的水分后,再一刀刀切成细碎的齑,放入盆中,将糯米粉粳米粉按三七至四六的比例加入,拌入精盐,用热水和成粉团,细细搓揉一番,醒上十来分钟,然后搓成圆子,压成扁饼。这扁饼成型后,不用蒸,也不用煮,而是要“熯”才成功,崇明人说是熯烧饼。它一般都在乡下砖灶上的铁锅内熯:先在锅内加入菜油烧热,再将草头烧饼一圈圈由锅底放起至锅边。放入后盖上锅盖,用中火慢烧。等到锅盖边上冒出阵阵热气,锅里也开始“咝咝”作响时,揭开锅盖,把整个锅内的烧饼翻上一遍,再用小勺盛食用油,沿锅边慢慢洒下一圈油,然后再加上少许水,盖上锅盖再行焖熯,煎至水干,草头烧饼方可出锅。这时候,这草头烧饼熯得两面金黄,四圈部分却是白白的米粉和翠绿的草头,真像翡翠白玉。吃着这既香脆又软糯的烧饼,真让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