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紧盯作业“进度条” 要帮孩子切换开学模式

2021/2/20 16:51:44    来源:文汇    作者:王星    

  寒假进入“倒计时”。下周一,沪上中小学就将迎来2021年春季学期。这两天朋友圈晒照的两大主题就是“如何在开学前夜见证奇迹——寒假作业全部完成”和如何帮娃减掉春节“囤”下的脂肪。

  “开学前的这两天,家长不该再紧盯孩子寒假作业的‘进度条’,而应该抓紧时间帮孩子调整好生物钟和作息时间,让他们心情愉悦地结束假期,返回学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沈之菲特地提醒家长,要做好几件事,帮助孩子以好的状态进入新学期。

  循序渐进“调时差”

  放假、开学、再放假、再开学……本是生活的常态,但对很多学生而言,习惯了假期里的晚睡晚起,临开学前要“调时差”往往需要循序渐进。

  “不光是孩子,即使大人要从长假模式快速切换到工作状态也不那么容易,所以家长要明白,孩子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顺利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适应。”沈之菲建议,家长应利用好这几天,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逐步调整作息,可根据开学后每天的起床时间以及必要的睡眠时间,倒推前一晚的上床睡觉时间,督促孩子按时上床,并隔绝睡眠空间里的干扰刺激:“可以通过舒缓的音乐帮助孩子尽快进入睡眠状态,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尽量不要让他们在睡觉前看,以免大脑过于兴奋而睡不着觉。”

  如果早上孩子起不来,家长不妨让他们自己设定闹铃,“让他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音乐作为起床铃,这可能比家长的碎碎念更管用”。

  淡定从容“查缺补漏”

  “寒假作业都写完了吗?再好好仔细查一遍。”如此老生常谈的“唠叨”,相信每一个学龄的孩子都不陌生。

  如果此时孩子已顺利完成假期的学习任务,自然皆大欢喜,可如果孩子还没完成呢?在沈之菲看来,此时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都不妨淡定从容一些,不要太追求完美,该补的要补,但不要因这些“欠债”而“压力山大”。她说:“有些家长盯着孩子作业补到三更半夜,还有些家长会因此‘迁怒’于孩子,这完全没有必要。一来这会影响孩子调整作息,二来也会在无形间增加孩子面对学习的压力。”

  她说,写作业的主力毕竟是孩子,家长询问、干预过多,有时会适得其反。“即便寒假作业的完成度不够理想,刚开学几天,多数学校都会对既往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新学期自然会有新开始,家长们大可不必为此担心。”沈之菲说。

  倾听理解陪伴成长

  沈之菲建议,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家长不妨趁天气晴暖,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带着孩子出门在家附近走走,或者来场孩子喜欢的运动。“有的孩子过年期间运动减少,甚至胖了一圈。那家长应该趁开学前,帮他们一起找回每天运动的感觉,为重返校园作足准备。”

  同时,家长也应该在开学前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聊聊,帮他们规划好新学期的同时,一起回忆假期里的小美好,憧憬开学后的小期待:“家长不妨帮孩子一起列一张‘开学快乐清单’,写下开学之后会让他们感到开心的事情,从心理上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带着美好的心情,重回校园和伙伴之间。”

  沈之菲建议,开学前家长不妨做个耐心细致的观察者,少提点要求、多给点时间。如果孩子对新学期会有各种担忧,家长还应积极做好孩子的倾听和交流者,让孩子们明白,哪怕前路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父母始终会陪伴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