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60岁啦!学生讲解校史,送上特殊的生日礼物

2021/4/30 13:55:44    来源:少年日报    作者:周雪鸥    

  “我们学校60岁了!”

  “我们学校的岁数和我爷爷的岁数一样大!”

  “今天是她的生日,我们悄悄准备了生日礼物!”……

  劳动节前夕,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小学建校60周年庆典活动举行。始建于1960年的江川路小学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老闵行人童年的记忆。小小少年们也行动起来,为学校的生日准备了特别的“礼物”。

  小讲解员做好“功课”

  讲述从“一号路小学”到“江川路小学”的故事

  “60年前,我们学校名叫一号路小学,1987年随着路的改名,学校也正式更名为江川路小学。”在学校校史馆,五年级的小讲解员陈津宇和俞思祺为一年级的弟弟妹妹娓娓道来学校的历史。

  “我们得知学校要过‘生日’,就想着能做些什么!”陈津宇和俞思祺毛遂自荐,在新建的校史馆里担任起小小讲解员,为师生和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讲述学校60年来的故事。

  为了胜任这份工作,陈津宇和俞思祺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老师的带领下查阅了学校的历史。原来学校闵行区一号路小学,1960年伴随着闻名遐迩的“四大金刚”——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械厂的诞生而创办成立。1987年,随着一号路更名为江川路,学校也更名为闵行区江川路小学,并沿用至今。

  学校还有很多了不起的校友,有上将伯伯、省政协主席伯伯、教授阿姨等等。其中还有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伯伯。他说:“很想念在江川路小学学习的时光,这里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俞思祺记得,春晚舞台上亮眼的歌舞节目《朱鹮》就是上海歌舞团的作品!

  夸夸60岁的她

  与爷爷年龄一般大的学校,依旧是朝气蓬勃的“少年”

  伴随哥哥姐姐精彩的讲解,一年级的励依萱和邓永鹏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学校和爷爷差不多年纪了!从办学最初仅有5个班204名学生,如今我们学校有44个班级近1600名学生呢!”励依萱十分骄傲,她认真地听小讲解员俞思祺姐姐介绍了学校的“扬帆课程”,“我最期待的是艺术、科技和健康课!”

  邓永鹏对校史馆里几件特别的老物件特别感兴趣。原来,这是当年老师们的“必备工具”——用铁笔刻蜡纸,给小朋友们出练习卷。“老师们真辛苦!”邓永鹏由衷地说。

  热闹的庆典现场展现了这所60岁学校的朝气蓬勃。激扬的民乐大合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拉开了江小学子展示艺术才华的序幕。原创音诗画作品《梧桐情怀》不仅传递着对江小锦绣前程的祝福,更多的是一种对教育情怀的追寻。集古诗创作、吟诵、书画表演于一体的《光阴四季》,带同学们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中,穿梭在四季更替的光阴里,品味着师生生命的成长。舞蹈《春来了,田野里》,寓意着江小的校园,正如春天的田野,耕耘播种,充满希望;老师们用浓浓的师爱,播种着理想和信念。短短几分钟的韵律串烧《舞动健康》,足以展现学校活力课程的风采。

  劳动最光荣!

  特殊的礼物送给美丽的学校,也送给校园里默默无闻的他们……

  “校庆日与劳动节相近,还可以为学校准备怎样特别的礼物呢?”在班主任周萍老师的启发下,一(8)班的高一涵和小伙伴们动起了脑筋。都说劳动最光荣,我们就用劳动为美丽校园出一份力吧!高一涵特地找到了每天都相见的校园保洁工王阿姨,向王阿姨请教。王阿姨教给高一涵拖地的好方法——为了快速清洁地面,王阿姨每次都要准备两把拖把,一把湿的,一把干的;边拖边后退,这样地面就不会留下脚印啦!

  高一涵了解到,王阿姨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工作了,先把操场打扫干净,厕所一天进进出出都“数不清”了,每天都要工作十余个小时。教学楼里的楼梯、走廊、墙面、扶手一尘不染,都有这些默默无闻的保洁阿姨的功劳。

  大家都表示,要爱护学校环境。在劳动节到来之际,向校园里默默无闻的保洁叔叔阿姨们致敬!美丽的校园,离不开你们的辛勤付出!

  小小少年拿起画笔,祝美丽的江川路小学,下一个甲子扬帆远航,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