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落幕 上海代表团获71金44银28铜
近日落幕的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上海代表团中学组、大学组运动员经奋力拼搏,以71金44银28铜的骄人战绩,历史性地登顶金牌榜、奖牌榜、总分榜三榜之首,创造了上海队在全国学生运动会的历史最好成绩。
这支上海队,为啥这么牛?记者采访获悉,这背后,与上海多年来持续深入推进的“体、教融合”工作紧密相关。当前在上海,普通学校都会设7-8项体育运动项目,每个学校会有1-2项实力较强的特色项目,在把整个学校高水平训练的基础做大后,优秀的运动员才会更多,由此不断孕育出“招牌项目”“王牌队伍”“尖子选手”。
多校合力,展上海学子独特体育精神
全国学运会赛场上,很多观众留意到这样一个细节,部分省市队伍的队服上是组队学校的校名,而上海代表团各支队伍的队服上,除了“上海”二字,并不见学校的校名。原来,在多数参赛项目上,上海都由一到两所学校牵头作为组队单位,代表团的最终成绩代表着所有组成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
以大学男子足球队为例。这支队伍汇聚了沪上六所高校的大学生运动员,尽管按照各省市预赛阶段的成绩被列为最低的三档球队,他们却在前两场比赛中不畏强手,连战连胜。
“大学男子足球队这次能够取得第三名,站上领奖台,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突破!”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陈华介绍,集体项目采取联合组队方式,难度其实相当大,考验着组织能力、管理方式、训练水平等。不仅是足球,包括游泳、羽毛球、武术都是由多校学生组队,其中,游泳接力项、羽毛球双打组合等,选手均来自不同学校,但在赛场上,他们充分展示了上海大学生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充分诠释了“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的独特力量。
在武术比赛中,上海队一共夺得7金4银1铜,创下历史最好成绩。在大学组,00后姑娘焦雯玥勇夺女子刀术冠军。作为上海武术队的一员,焦雯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进行赛前备战。夺冠后的焦雯玥激动地说:“每当想要放弃武术时,就想起它曾给我带来的很多益处。未来我想做一名医生,但我也会把武术传承下去,永不言弃。”焦雯玥的教练康萌坦言:“这块金牌,完全是她‘拼’出来的,武术教会他们的,永远都是迎难而上、直面人生!”
是冠军也是学霸,会比赛更会学习
学生运动员兼具学生与运动员两个身份,用教练们的话来说,只有会学习的学生才有会比赛的头脑,学业学习与体育训练相辅相成,两者在体教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中,发挥出“1+1>2”的合力。
尽管学医课业繁重、压力不小,但焦雯玥特别享受每天下午4点到6点的武术训练。“武术和中医其实还挺相通的,所以在我们大学里就特别重视武术。”教练康萌说,武术这项运动,拿金牌只是目标的一部分,“崇尚武德”才是其精髓所在,“我们更重视武德的培养,虽然目标是争金夺银,为学校赢得荣誉,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内在,以武术来辅助他们的中医学习。比起普通人,他们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可能会有更深的感悟”。
在游泳比赛中,“一直被期待,一直超预期”的复旦大学大一学生张苧月已经成了游泳队中的最大惊喜。张苧月的身材条件不突出,日常训练必须在学业课程上完后进行,每天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一周训练四天。支持着她的,是教练高庭艳一直在激发学生运动员内驱力的努力。
“我引导他们的不仅仅是追逐运动成绩,更要让他们在想赢的同时,享受到比赛带来的激情和快乐。体育讲究敢想敢拼、敢赢会赢,但也要输得起。无论学生们在场上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他们都要保持勇于拼搏的一颗心。这就是育人。在这一点上,学科学习和体育训练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落实的都是全面育人的理念。”高庭艳说。
赛场上,既是冠军又是学霸的“别人家孩子”着实不少。
羽毛球场上,虎生生的秦博奥,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经管学院,专业成绩排名全班前5%,被保研至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攻读研究生,曾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运动锦标赛混双亚军等荣誉。“每次训练时,运动强度都很大。在锻炼心肺的同时,学业压力也得到了释放。”秦博奥说,“我的秘诀是抓紧每一分钟,该学就学,该练就练,力争两头都不耽误。”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表示,未来上海将通过体教融合来进一步推动体育场馆向在校学生开放、促进体育教师素质提升等工作。
“要实现运动员梯队建设良性循环,运动项目保持水平,学校体育一定要坚持体教融合大方向。我们常说,要‘学会、勤练、常赛’,我们也相信,只有把整个学校高水平训练的基础做大,优秀的学生运动员才会更多,普通孩子也能更好地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倪闽景说,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教练队伍,高质量的设施设备和场馆,高质量的赛事和训练,高质量的体育运动效果和体验,这就是上海接下来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