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学校的学生们穿越回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来辩一辩

2021/10/29 17:33:00    来源:文汇    作者:张鹏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还偷用父母的身份证登录帐号,如何防止他们沉迷?有人不顾保洁人员劝阻乱扔垃圾,如何教他们尊重他人?这些发生在当下真实生活中的难题,如果穿越回古代,邀请诸子百家们贡献智慧、寻求解决之道,他们会怎样说呢?

  今天,包玉刚实验学校第四届全球教育论坛上,该校七年级师生呈现了一堂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下的历史课和道德与法治课的跨学科课堂。学生们分成小组,扮演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赢得满场喝彩。

  据悉,包玉刚实验学校第四届全球教育论坛将于2021年10月28日-29日期间在包校虹桥校区举办。教育论坛旨在为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发展培训的机会,为各学科领域的海内外优秀教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本届教育论坛的主题为“面向未来的教育”,聚焦项目化学习。

  总校长徐永初提及:“在当今时代,要以理性、科学、人文、审美的系统建设,面向未来的教育,稳稳当当地从学校层面贯彻教育方针,体现学生成长、体现教师发展、体现办学追求。”

  

  基础教育要适当打破学科的界限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要采取怎样适当的措施?对此,学生们身着汉服、拿起茶杯,模仿诸子百家来一场“秋日围炉”。

  “墨子”直言,秉持“兼爱”的思想,孩子们通过网络游戏的娱乐方式疏解学业压力无可厚非,但要减少对现实世界的欲望,控制好游戏的“度”;而“韩非子”却说,防止沉迷的方法没有见效,这是“术”出现了问题,应该采取有力的防沉迷措施。如,孩子打游戏之前,应该“刷脸”验证身份,也可以将游戏帐号绑定在家长手机上,一旦学生上线,家长立刻就能知晓……

  一堂课里,学生们扮演成墨子、孔子、韩非子、李耳等思想家,针对现实问题侃侃而谈、展开辩论与分享,展现了一堂特别的《道德与法治》课。“这是一堂历史、道德与法治,甚至是有语文学科参与其中的跨学科课堂。”课程结束后,在场的专家和老师们给出了近乎一致的感受。

  

  “学生们身着汉服,模仿着诸子百家争鸣时或脱帽、或拍案而起的动作,就连围炉时的道具都栩栩如生。”普陀区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鲍丽倩说,整堂课的情境创设很容易把学生们带回诸子百家争鸣的历史时期。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教师陈明青点评说,“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大多是分科教学的模式。但是,解剖生活中的案例不能只用某一学科的知识,而是要适当打破学科的界限。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方式和方法,将学科素养落实在课堂中。”

  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融入生活

  在今天的教育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描绘心目中“面向未来教育”的模样。

  包玉刚实验学校常务副理事长包文骏说:“‘面向未来的教育’首先不能忘记‘立德树人’的初心。学生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固然重要,但坚持仁义平的核心价值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地为社会做贡献,这才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看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必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扣时代主题,结合中国实际,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探索更多符合国情的办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他说,打破学习边界的教育愿景应该是,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上,也发生在家庭、野外、操场、社区或者社会任何地方,同时还发生在学习过程中。

  

  泛在学习能让学生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和所需的知识以自然和真实的形式呈现出来,知识学习的过程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激发个人独立思考为目的的学习,会打破了传统的、具有单一标准答案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