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八初中学生对话工程院士, 点亮科学梦想

2021/11/24 11:23:52    来源:黄浦教育       

  为进一步贯彻双减政策,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搭建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清洁能源,你的未来》公益课堂。同学们有幸直 接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让学生了解我国现在的能源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精神,引发学生的职业向往,同时增强节约能源保 护环境的意识。

  “你有听说过‘人造太阳’吗?”

  “太阳还能人工制造,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人造太阳其实就是磁约束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

  2021年11月11日,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预备4班的孩子们参加了iD3梦想飞——“清洁能源,你的未来”的直播活动,直接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生们与大咖院士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李院士以《清洁能源,你的未来》为题,从我们现在的能源面临的情况谈起,给孩子们普及了清洁能源、碳中和的概念,让孩子们意识到我们现在的能源除了靠进口, 清洁能源——风能、水能都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在研究一种终极能源——磁约束核聚变装置(托卡马克)。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直观感受,李院士 用钢铁侠胸前的小方堆反应装置来形象的比喻托卡马克。同学们听得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李院士讲到了我国人造太阳的逆袭,我们国家老一辈科学家工作者筚路蓝缕、开荒拓土,让我们国家人造太阳从无到有、后来居上成功逆袭,两代人花了60年做同一件事,虽然目前还未成功,但李院士充满了信心,并现场邀请孩子们以后考他的研究生,一起研究托卡马克。

  活动最后板块留出了学生直接对话李院士的时间,同学们在公益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提出了很多问题:我未来可以怎么加入人造太阳?人造太阳还有多少年能实现? 人造太阳实现后的生活跟现在变化大吗?人造太阳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预备4班赵寅至同学有幸成为与李院士第一个对话的学生,赵寅至问“目前的清洁能源 ——风能和电能为何不稳定?”,李院士耐心地回答了赵同学的提问,详细分析了为何风能、电能不稳定的原因。能与工程院院士对话让同学们思维更加活跃了,期 待着今后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李院士勉励孩子们成长须立志高远,成才须笃学诚行,成功须恒心毅力。希望同学们珍惜当前的有利条件,珍惜学习时间,努力学习, 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追寻自己的价值,使自己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对话工程院士,点亮科学梦想”活动是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创造性推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校本化的有益尝试。学校将落实双减精神,坚持五育并举,盘活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方式,努力做好让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的课后服务。

  老师的话:这次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能源目前的发展现状有了明确认知,让学生了解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之下,清洁能源的发展机遇,丰富清洁能源职业多样性,给学生提供更多职业形象,为中国未来发展种下种子。

  学生的话:“我已经研究了40年,但还没研究出来”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李院士的遗憾之情。这一个40年,我却体会到了他对工作的一种毅力,一种坚持的力量,这种力量推动 着他,才能使他一做就是40年。全身心投入是一种多么可贵的事,一个人能够做到,没有成功,没有结果就不停止,又是何等的高尚,令我肃然起敬。——王嘉琪

  李院士他们为了创造出更好的能源,花了60年时间研究“人造太阳”,虽然现在还没研究出来,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这种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 去学习,未来的太阳要靠我们这一代人去托起,为了能让能源问题不再困扰全世界,我们现在更应该努力学习,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人造太阳”终会出 现。——莫凡

  听了李院士对“人造太阳”的分析讲解,我明白了,科学改变生活,我们要爱惜环境,实现碳中和的愿望。院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两代人花了60年的时间制造“人造太阳”,虽然没有造出来,但还是对这件事情充满希望,祝愿李院士早日成功,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崔真樾

  今天我和同学们有幸和李院士直接对话,既兴奋又紧张。我知道院士们正在创造一个“人造太阳”,他可以给我们持续供电,但因为创造的条件过于苛刻,院士们实验 了60年,至今还没有成功,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研究。我被科学家们60年专注于一件事的精神深深感动。他们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啦。如 果可以,我想对院士们说,加油,我们一定可以成功。——张胤天

  我十分荣幸能参与与李院士的直接对话,李院士为我们讲解了关于“人造太阳”的知识。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院士介绍他们两代人研究了60年,至今还没有完全研究出 “人造太阳”,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继续研究。我听了暗暗下决心要向科学家们学习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争取能够做李院士的研究生,以后做一 名科学家。——盛星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