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沉浸式课堂 来看这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沉浸式地“走进”德国特里尔,追寻马克思的足迹;学习德文版《共产党宣言》,感受原文中的哲学理性与诗学激情……11月24日,一堂特别的德语课在上海理工大学德国文化交流中心举行,180多年前的马克思和当下中国的青年学子,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专业课碰撞思政元素打造沉浸式课堂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了……”标准的发音、充沛的情感,德语系的沈语桐和汪振宇同学正在用中德双语朗读《共产党宣言》中的重要选段。
以学生展示环节为引子,在这堂精心打造的“追寻马克思的足迹:从特里尔到浦江畔”课程思政示范课上,主讲人既有校外专家学者、市委党校教师,也有校内专任教师、辅导员,共同为同学们带来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
“马克思其实是一个被革命耽误的诗人”,同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著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广教授打趣道。他结合青年马克思的诗学实践,带领同学们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专业的文本分析。“马克思在青少年时期就写了400多页的文学作品,《宣言》以极为言简意赅的文字阐述了共产主义这一宏大主题,是德语专业弥足珍贵的教学与研究文本。”
在专家和老师的引导下,180多年前的德国和当下的中国产生了奇妙的连接,现场同学们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身临其境地进行情感的体验。“马克思与我们同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科学的理论。”上理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绪明教授谈道。
从特里尔到浦江畔畅谈青年的理想
特里尔是德国西南的边陲小城,也是马克思的故乡,他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光。缓缓流淌的摩泽尔河、矗立着马克思铜像的西蒙教堂广场……同学们用多模态的方式,以中德双语展示了他们的视频作品,讲述“在特里尔寻访马克思”。
特里尔对马克思的成长带了哪些影响?17岁的马克思为什么就将“为人类而工作”确立为人生理想?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专家赵恩国副教授表示,在马克思成长过程中,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激荡着整个欧洲社会,工业革命高歌猛进,特里尔所赋予的古罗马的公共精神、启蒙主义的自由理性、人性关怀和浪漫主义情感,在马克思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让他用一生的奋斗践行了青少年时确立的伟大志向。
“青年的理想”成为了这堂课的高频词,深深触动着在场的同学们。“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就强调,学习语言的动机非常重要,这样的创新课程让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我对德国文化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更充足的动力去学习、使用德语,进而向包括德国朋友在内的外国友人讲好中国故事。”德语系汪振宇同学感慨。
据了解,上理工用两年的时间发动全体教师,完成了课程思政的全覆盖,今年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将向纵深、向精细化推进,探索跨学科、跨部门整合资源,在比较文化的视野下,为课程思政注入更深厚的内涵。上理工副校长张华表示:“今天的这堂课就是课程思政‘升级版’的典型案例,我们在课程设计上注重文化和思想的交融,把更多元的思政元素融入到具体课程中,并且不断打磨、凝练、提升,不仅讲好一堂课,更要讲好每堂课。”
本次活动由上海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处主办,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依托“德语国家概况”“欧洲历史与文化(德)”等校本特色课程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