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下课了,一起来学做“小先生”

2021/12/23 14:22:14    来源:上海教育       

  15:00-17:00,传统十二时辰中的申时,也是申城中小学最热闹的时刻。“申时”,不仅是课后服务的重要时段,更是学生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快乐时光。让我们走进16个区的“申时校园”,通过一个个鲜活故事和一幕幕生动场景,去感受“双减”带来的新气象。

  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宝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小先生制”,强调“教做学合一”。今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为进一步传承并发扬行知精神,探索“小先生制”在新时代的实践与创新,充分发挥“小先生”作用,助力“双减”课后服务升级,宝山区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打造了极具本区特色的“申时校园”!

  红色长廊,“小先生”宣讲在行动

  下午4:30,宝山区美罗家园第一小学的校园里,孩子们正在参加课后服务活动。学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项目。有的孩子来到红色长廊,学党史讲党史,这些“宣讲小先生”拿出手掌大小的纸,认真写下党史故事宣讲稿。

  这批“宣讲小先生”和红色长廊同时期诞生,他们作为“元老”,正在酝酿着培训下一届“宣讲小先生”。四年级的王佳俊有感而发:“每次走进这条红色长廊,我都感觉自己一身正气,宣讲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刘译芯同学则表示:“我们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让更多的同学走进这里,感受红色的力量。”而在家长李佳看来,自己的女儿当上“宣讲小先生”后,比以前更自信了,笑容也变多了,这让她十分惊喜。

  模拟车站,“小先生”体验创新招

  “当你乘坐的地铁发生火灾该怎么办?”下午3:30-4:30,上海市宝山区行知外国语学校的“行+”安全空间内,“安全小先生”正在模拟地铁车厢内开展轨道交通安全火灾演习,让参与课后服务的小伙伴们沉浸式体验。首先,要观察车头右上角的车厢号,知道自己所在的列车编号,便于通过车身侧面的紧急报警器与列车长取得联系,及时报警等待救援;随后,如果车厢内有火苗火星,可以在列车员的指导下去取出车头左侧的灭火器,拔掉消防栓,进行一次简单的灭火扑救;最后一步,则是旋转开门处的紧急开门按钮或从车厢后的紧急安全出口进行有序撤离。

  通过“安全小先生”的细致讲解,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快速掌握了地铁逃生的方法。林子俊同学是这班列车的“乘务长”,他表示:“虽然我只是模拟列车的‘乘务长’,但作为一车之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非常真实的。”“小乘客”顾晟杰表示:“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课程模式,在身临其境中真正地掌握轨道安全知识,丰富了课后的生活。”首批体验馆培训师董旖老师认为,这样集教育、实践、探究为一体的课后服务项目能够有效促进“小先生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锻炼自我、培养能力。

  多彩课堂,“小先生”辅导有新意

  下午3:30,上海大学附属宝山外国语学校课后服务开始了,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上大宝外的“小先生”课堂。来自五年级的“小先生”张博超同学,以一个看似简单的“拿火柴”小游戏开场。“小先生”张博超通过三个情境的设置,先让大家动脑思考,再帮助总结提炼,让大家一目了然其中的奥秘,体验了数学游戏中的趣味与奇妙。

  四年级的“小先生”马睿妍带着自己心爱的高尔夫球包进了教室。一上来,她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夫为什么是18洞而不是19洞?”,再细心地从高尔夫的由来、场地、球杆、球鞋、基本动作等等逐个讲解,同学们也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最后,大家来到操场,在“小先生”马睿妍的指导下,体验高尔夫运动,并挥出了漂亮的一杆。在上宝外的“小先生”课堂里,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评价者。每位同学都会有一张评价单,写上对“小先生”的评价、对课堂所学的所思所感。

  社会实践,“小先生”漫步在社区

  宝山小先生不仅活跃在校园,更通过课后服务的平台,走向社区,青少年“双减”效应的幸福生活圈已然形成。学校推出课后服务“社区小先生”,组织学生来到社区参加闯关活动,通过“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专题宣讲”等闯关任务,既锻炼了自己,培养了能力,更拓展了课后服务的内涵和外延。

  家住杨行镇的何女士表示,自己三年级的儿子原本很内向,不太善于和人打交道,自从参加社区小先生活动后,现在和邻居见面都会主动打招呼,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张庙街道的钱凯乐同学家里一直养狗,自从参加社区小先生“家有萌宠”闯关活动后,每次出门遛狗,他都会带上卫生纸,顺手把狗粪便拾起来包好,扔进垃圾箱。看到邻居的宠物随地大小便,他也会上前劝告,并帮忙处理。小钱说:“不给别人造成困扰,让更多的人爱上它们,才是对宠物真正的爱。”

  走进社区“大家庭”的“小先生们”不仅提高了劳动、社交能力,增长了生命安全、生态环保等知识,还感受到了作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近90年前,陶行知在宝山首创“小先生制”,如今,宝山到处是“小先生”的身影,他们活跃在申时,他们成长在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