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幼儿园托班“应开尽开,能开尽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校内校外体育设施双向开放、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最新进展来了!
2023上海民生访谈
小布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上海分社等联合主办的2023上海民生访谈今天迎来第十六期,嘉宾是市教委主任周亚明。他介绍了学前教育和幼儿托育服务,校内校外体育设施双向开放,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更多高校资源让市民共享……这些内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今年将新增不少于2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新增不少于3200个社区托育托额,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
当前,我国3-6岁学前教育这波入园高峰总体已经过去,部分区的幼儿园学位资源有了腾挪空间,为幼儿园开设更多托班创造了可能。同时,公办幼儿园开设的托班价格低、质量高,是深受家长欢迎的托育服务形式。目前全市近1000家幼儿园开设了托班,占全部幼儿园的60%。今年还会进一步加大幼儿园开设托班力度,在保证3-6岁幼儿入园需求基础上,要求幼儿园尤其是公办幼儿园,做到托班“应开尽开,能开尽开”,全年新增不少于2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
上海深入推进幼有善育工作。图为全市首家社区托育江宁路街道“宝宝屋“嵌入在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内,为社区内有需求的幼儿提供临时照护服务
同时,还将加大社区托育服务资源布局,“宝宝屋”能够满足家长就近就便、灵活多样的临时照护需求,把“宝宝屋”建设在为老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市民驿站、幼儿园……这些贴近市民生活的场所,提供嵌入式服务,这成为了一种深得人心的托育服务形式。最近,对接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宝宝屋”又增加了新模式——比如,大宁路街道探索把“宝宝屋”建在了静安区的创意产业园区中,这个园区的年轻白领家长有很多是弹性工作制,当他们需要到单位集中办公时,便可以将孩子带到“宝宝屋”,得到临时照护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园区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此,在去年试点基础上,今年要在16个区,全面铺开建设“宝宝屋”,新增不少于3200个社区托育托额。目标是努力让家长找得到托位、机构收得下孩子,孩子得到优质照护,践行“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承诺。
上海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使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图为上海市第五中学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参与科创活动。
从国际和国内比较来看,上海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取得积极的进展,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进入“十四五”,结合上海城市实际,在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进一步提档加速:
比如,推出新一轮义务教育校舍建设、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标准、生均经费等“五项标准”,着力优化学生学习空间和资源环境配置,打造温馨校园。
又比如,实施第二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通过优质品牌学校和机构的牵引,使66所郊区学校办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抬升。
再比如,推进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办学,学区和集团已覆盖约80%义务教育学校,约20%的学区、集团已经成为了紧密型的办学联合体。
还比如,完成第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128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普遍取得了积极进步,其中,超过80%的学校进步特别明显,学生、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对口生源逐步回流,家长和学生对“强校工程”实验校的平均满意度超过90%。
下一步,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聚焦落实三项举措,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一是启动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建设,核心是将师资流动作为重点指标,促进优质师资相对均衡,带动面上学区、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启动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聚焦校长和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提高,重点推动70余所公办初中学校走向高质量办学。三是实施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计划,树立起新时代家门口好学校的价值标杆,创新学校发展方式,形成普通学校走向优质办学之路,扩大新优质学校的“朋友圈”。相信通过义务教育提质扩容,市民家门口的学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家长也会更愿意选择家门口的学校。
千方百计扩容校内体育资源,利用学校周边体育场馆服务体育教学,推动校内校外体育设施双向开放
学生校内体育运动时间的增加、运动项目的丰富,对体育场地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考虑上海城市实际,主要从三个方面综合施策:
一是千方百计扩容校内体育资源。鼓励和指导中小学特别是中心城区场地条件较为有限的学校,通过开展“上天入地”等措施,加大体育场地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拓展体育运动空间。
上海积极推进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开发和综合利用。图为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的学生们在“百变运动场”玩“悦动小排球”游戏。
二是利用学校周边体育场馆服务体育教学。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为学校开展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提供场地支持,鼓励向学生公益开放,支持学校采用购买服务等方式,规范用好社会资源,与周边社会专业场馆建立合作共用机制,拓展校园体育运动空间。
三是推动校内校外体育设施双向开放。从2019年起开始,我们全面实施大中小学室外体育场所课后、周末和暑期向社区免费开放,配套建立跨部门志愿服务和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了市民健身步道、市民球场、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5平方米,实现所有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学生就近锻炼提供了便利。建立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各区将体育设施建在高校,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建在社区,提升了设施使用效益。
此外还将着力拓展室外体育运动空间,特别是在新学校建设中,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室外运动条件。
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打造更多开放式高校校园,让校园可亲可触可感
目前,全市有64所普通高校,在校生约80万人,其中博士生5万人、硕士生20万人、本专科生55万人。其中,博士、硕士招生数分别排在全国第2位、第3位。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入选学科数全国第二。目前无论是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上海高校都已成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力量。接下来,将对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两个方面分类施策,分别通过以鼓励选择“好问题”“高风险问题”的自由探索模式,来提升基础研究的原创水平;以大力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来提升任务导向的科技攻关效率,以此培育创新“核爆点”,实现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仅仅是向国家和社会输出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和社会输出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因此,需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三条线拧成一股绳,激发教育活力、增强科技动力、挖掘人才潜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造就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在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实施“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建设”,改革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集聚一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同时,加大对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出国留学支持力度。二是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聚焦国家重点领域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高水平工程人才。三是培养关键领域急需人才。目前,我们正在谋划推进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急需领域的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培育紧缺人才。下一步,将以落实部市签署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战略合作协议为抓手,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基础学科人才特别是理工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更加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上海积极推动更多有条件对外开放的高校中心城区校区拆除围墙,面向公众全面开放。图为苏州河华政段滨河步道的美景。
校园是城市最有生命力的细胞,校园和城市是相互滋养和支撑的。目前,华东政法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本市不少高校已经打开围墙,正融入城区、街区、社区,让充满书香的校园变得更加可亲可触可感。这也更好地体现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下一步,将结合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城区历史风貌文化保护、单位附属空间开放等城市规划建设布局,推动更多有条件对外开放的高校中心城区校区拆除围墙,面向公众全面开放,打造更多开放式校园,为市民提供“空间可达、活动可容、景观可赏”的游憩绿色共享空间,让更多的建筑可以阅读,街区更加适合漫步,城市始终富有温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小布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上海分社等联合主办的《2023上海民生访谈》节目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00,在FM93.4上海新闻广播播出,阿基米德、话匣子矩阵音、视频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