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水研究中心

2015-04-22   


  作为亚洲一流、全国最大的专业性化工园区,上海化学工业区(以下简称“化工区”)内云集着世界各大石油化工巨头的各类化工生产装置,包括英国石油、德国巴斯夫、德国拜耳、英国亨斯迈、中石化、华谊集团、高桥石化、天原化工等。化工区每年创造出近千亿人民币的产值,为上海的区域经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如何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成为了摆在化工区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2006年成立了国内首家致力于工业供水及污水处理研究的研发机构——上海化学工业区水研究中心,致力于为化学工业区内用户乃至全国其他工业园区提供一体化的工业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和服务。

  由8名高学历(硕士及以上学历)、不同专业人才(环境工程、化学工艺工程、化学分析等)组成的水研究中心团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10至2014年共完成二十余家客户共计134个废水水样的可处理分析。废水水样涵盖了石油化工行业内各种类型的废水,包括催化剂废水、橡胶废水、乳胶废水、TDI废水、HDI废水等。水研究中心本着“以客户为本”的态度认真、负责、创新地针对每种废水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同时,作为一支研发团队,水研究中心每年针对一些“高、精、尖”的技术进行实验室小试、中试实验,为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提标改造积累技术数据。2010至2014年开展各类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课题36项,包括人工湿地处理高含盐废水的研究、含氰废水预处理工艺的研究、高级氧化技术工艺的研究等。此外,水研究中心非常重视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截止2014年底,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8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另有多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过程中。水研究中心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力求在不受限于传统工艺限制的条件下寻求高效、经济、新型的工业废水处理的解决方案。2010年,水研究中心参与了由母公司举办的创新奖评选活动,凭借《利用专用硝化菌培养系统提高工业废水的硝化处理效果》项目获得了中法水务年度创新入围奖。2011年,《上海化工区污水厂污染物踪示图》以及《工业废水可处理性评价——上海化工区水研究中心的运行模式》两个项目获得了中法水务年度创新入围奖。2012年,水研究中心的《活性碳吸附处理高盐含三乙胺废水》项目荣获了中法水务年度创新大奖。由于水研究中心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的成就,公司成功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2013-2015年)和循环经济的称号,已累计为公司节省了上千万稅费,也为公司创造了上千万的经济效益。此外,水研究中心已经形成了“应用型研究”、“产学研相结合”等运行模式,为化工区水环境保护出谋划策。主要合作方式及成果如下:

  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水研究中心已经与上海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已完成的合作项目包括秸秆制备活性炭(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以及甘油废水的处理(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均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经济效益提升。

  定期举行年度学术会议:每年水研究中心举行年度技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包括苏伊士环境研发中心、高校教授等)来展示他们的科研成果,以达到技术交流和潜在技术合作的目的。2012年,法国人工湿地专家对人工湿地项目进行了考察并给出了有益建议。2013年,法国臭气研究专家给我司员工进行了臭气识别的基本培训,并对我司污水厂的臭气处理系统的运行和检测给出了宝贵意见。

  参加国内外协会举办的关于污水处理行业的专题研讨会:可以准确把握目前该领域的行业动向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并寻求技术合作。水研究中心2013年参加了由国际水协会IWA举办的臭氧技术专题研讨会,并发表会议论文一篇。2014年6月参加了新加坡国际水周水专项研讨会,并针对2个课题成果进行海报展示。2014年10月参加了由国际水协会IWA举办的人工湿地专题研讨会,并进行上海化学工业区人工湿地项目的成果汇报。

  水研究中心在科研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也得到了公司、化工区的一致肯定,并且授予了水研究中心多项荣誉。

  作为一支较为年轻的专业团队,水研究中心把人才培养和研究工作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水研究中心已先后为公司项目部、公共事务部、运行维护部等部门输送了多名优秀员工,得到了各部门的一致好评。

  水研究中心在工业废水处理上所取得的成果,为公司在化工区内履行公用工程的服务职能,朔造公司在园区内环保先锋的良好形象,为上海化工区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绿色化工园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