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沪电力有限公司田集第二发电厂专责 王劲松
2015-04-23
王劲松,现年40岁,1996年毕业于上海电力学院,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19年。先后担任马鞍山发电厂继电保护班副班长、田集发电厂生技部继电保护专业点检长,现担任淮沪电力有限公司田集第二发电厂生技部继电保护专工。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有着过硬的技术和业务能力,以及对继电保护专业的执着热爱。在他那明亮的眼睛和腼腆的笑容中,透露出一股孜孜不倦、严谨细致、踏实肯干的韧性和钻劲儿。他曾经被授予“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先进个人”、2次被授予“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2次被评为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操作技术能手”等称号。十多年来,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的人格魅力,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自己的绚丽青春。
业精于勤,继保舞台“炼真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众所周知,电厂继电保护专业是一个技术要求高、安全责任重大的专业,肩负着电厂所发电量安全送往电网的重任,必须保证设备的每一步程序都不能出现差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给电厂带来巨大的损失。
曾经在小机组工作的他,意识到大、小机组在设备性能和控制流程上存在的差异,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在各类专业书籍中埋头钻研,使操作技术进一步向理论研究升华。
他并没有依赖和满足于已有的工作经验,而是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向身边的同事和同行虚心请教、进行经验交流,使知识更加全面,技术更加精通。在面对机组调试过程中大量进口设备和外文资料时,他没有退缩,他深知要想使用好这些设备,就必须吃透设备制造厂家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使工作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工作之余他重新拾起外语课本,从一点一滴学起。在注重领会厂家资料的同时,珍惜每一次同设备厂家人员交流的机会,在设备调试的现场总是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
在工作中他坚持己见又不默守陈规,敢于破旧立新。发电机-变压器组的保护装置采用SIEMENS设备,大部分控制逻辑需要现场组态,他认真查阅大量的资料,对厂家逻辑进行审核,及时纠正并调整多处逻辑缺陷。例如发电机的逆功率保护、正向功率解列保护和高厂变的低电压过流保护等,设计逻辑与现场要求存在很大差距,通过交流、沟通和反复故障模拟,最终被厂家技术人员接受并予以调整。在DCS系统控制逻辑的审核中,他及时指出机组保安电源控制逻辑中主、备方式选择设置错误,避免了危及机组运行安全的设计缺陷。正是这种较真的工作态度,才使得在机组投入运行以来的多次动作中,正确动作率均为100%。
对于检修现场诸多问题,他总是及时做好记录,认真总结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决不放过任何设备异常的蛛丝马迹。2011年11月18日下午,通过对输煤7A皮带机继电保护装置异常跳、合闸信号的分析,发现PLC控制逻辑缺陷、F+C开关在频繁分合后可能出现的异常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对全厂范围内近60台同类设备进行控制逻辑优化工作。2014年3月10日,在雨水泵3零序电流保护动作的故障分析中,从开关跳闸时A相电流有短暂拖尾现象,发现开关真空包存在问题,避免了6kV开关分合过程中爆炸的重大安全隐患。
勇攀技改高峰。作为一名继保专业技术人员,他始终将技术改进与革新贯穿于整个继保检修工作中。在技术难题面前从不畏缩,总是主动出击、精益求精,并大胆提出合理化建议,实施技术改造。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全面的经验积累,使他的检修技术愈发炉火纯青,先后设计、组织完成了1、2号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装置换型改造、1、2号机组励磁系统整流桥散热改造、6kV F-C开关保护、控制逻辑完善等多项技改项目,为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天道酬勤,比武赛场展风采
2012年四月,正穿梭于1号机组C级检修现场的王劲松在得知将举办全国继电保护专业技能大赛后,他便给自己施压,全力以赴进行准备。白天他扑在1号机组检修现场的各种检修工作上;夜深人静时,他抓紧时间充实专业理论知识,积极备赛。在4月末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的选拔赛上,他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晋级,跻身公司集训队,备战集团公司大赛。他深知,比赛机会来之不易,既是对自身业务素质的综合检验,也是一次与外界的切磋、学习和提高业务技能水平的机会。
天道酬勤,曾多次获得“淮沪煤电有限公司高技能拔尖人才”和“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操作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他,再一次在技术比武赛场上激情昂扬的抒写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技术能力,在2012年7月份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举办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同年9月份,在中电联组织的全国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宵旰忧勤,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的他,以“严谨、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带领全体专业成员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他深深意识到继电保护全体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只有每个人的技术水平都提高了,整体的水平才有可能提高,否则一旦出现“短板效应”,各项工作考核指标很难达到,安全生产也就无从谈起。定期组织专业成员共同学习继保技术规程、事故案例和讨论现场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各自的认识。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发扬成员之间以老带新,传、帮、带等优良传统。在他的带动下,班组另两名同志也在2012年上海电力、中电投、中电联分别组织的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为适应日益增加的工作任务和掌握各种新技术,打造一支技术过硬,高效精干的团队,他针对专业成员结构年轻化、爱学肯钻等特点,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理念,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对技术疑难问题进行集中探讨研究,培养技术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并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使专业成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香出自苦寒来。智慧和汗水培育鲜花,赢得掌声,面对荣誉笼罩的光环,他没有陶醉,因为他深知,在取得荣誉的背后,它更代表了一种动力和鞭策,他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