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周国明

2015-04-23   

自学成才的炼油催化装置行家


  周国明,一名长期扎根在上海石化最基层的生产管理者,20年多来,他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自学成才,从一名一线操作工成长为炼油催化装置行家,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技能

  1994年3月,刚从上海石化技校毕业的周国明被分配到正在筹建中的原上海石化乙烯厂1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老催化),开始了他的炼油事业生涯。无论是前期的外单位实习,还是装置投料开车后的实际操作,他都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证明了自己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刚进厂在老催化筹建学习时,每周一次的业务考试,他几乎包揽了所有第一,画的流程图跟原版几乎无二,答的知识点让老师傅都交口称赞。一年当上副班长,三年当上值班长,从事炼油化工操作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进步甚至可以被视为“超速”。但身边的人也都清楚,这样的超速度并不是幸运之神的眷顾,而是他用每一个无休的假期,每一次无眠的挑灯夜战,每一回登高爬低的实战换来的。

  如果把参与老催化装置的投料开车,直至后来16年的操作管理经验比喻成一堂育儿培训课,那么作为绝对骨干去负责35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新催化)的筹建工作,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场育儿实战。从基础设计到装置基建,从生产准备到投料开车,国内最大的催化裂化装置就如同一个婴儿般在他和同伴们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除了管线,整个装置的每个角落,我都钻过,对它的脾气特性我很了解!”说起自己一手拉扯大的装置,周国明如同说自己的孩子一般。

  二、学以致用,解决老装置运行瓶颈

  2006年,周国明参加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批高级人才培训班。2007年他又赴美国学习考察。学成回来后,他利用所学知识和学习班的平台,虚心请教权威专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整改优化措施。他在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了数篇关于解决装置生产实际问题的论文,同时参加中石化生产装置事故汇编的编写,引起同行的借鉴。

  他建议并参与实施的解决一再跑剂项目,使催化剂单耗从1.8kg/t降至1.0kg/t,一年节约催化剂达800万元。他提出并参与实施催化裂化换热网络优化的综合治理项目,被列入《上海市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案例汇编》,每年节约标准煤3597.94吨。他提出的对原料换热流程进行优化处理项目的实施,一年效益增加785万元,获得了2008年度上海市优秀成果奖。他针对老催化装置外溢流管的流化输送不稳定问题提出了多条改进方法,解决了困扰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瓶颈,更减少了由此带来的装置切断进料事故,这一项成果论文被发表在《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刊物上。

  三、凝心聚力,助力新装置顺利开车高效运行

  如果说成为催化裂化领域的专家是周国明自始至终的目标,那么成为一个成功的行家就是他走上生产装置管理岗位后不懈努力的方向。2011年,他被任命为5号炼油联合装置副主任,对口负责“六期工程”催化裂化装置筹建工作。在新催化的初步设计阶段,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与设计单位详细讨论了新装置每一个细节设计。在各项交流谈判中,他尤其注重对催化关键大型机组的选型和设计。在主风系统关键机组的选型中,通过反复计算,认真思考,查找出初步设计阶段存在的影响装置安稳运行的潜在问题,大胆提出了主风机机组操作及联锁修改的改进建议,设计单位经过反复论证,最终采纳了他提出的意见。

  2012年新建装置生产准备、开车阶段,他在分馏塔轻油运方案中确立了优化流程,打破了以往催化分馏塔带塔分路循环的常规做法,实现了不带塔的六路循环,节省开工柴油1500吨。他及时发现由于设计遗漏未安装除沫网导致气压机入口管道中存有大量水,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2012年12月,装置投产运行初期,在关键时刻他解决了再阀和待阀同时卡死的突发问题,避免了一次装置运行潜在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催化装置,各类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难度也是空前绝后。为了能保证新装置顺利上马,在那一年多里,周国明的出差时间占了一半以上。而在新装置投产初期的维稳阶段,整整一个月,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单位。即使是装置正常生产阶段,只要休息在家,手提电脑上的“实时数据库系统”也总是保持24小时在线。

  新催化装置顺利投料开车后,周国明带领他的团队转入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工作,更是成立了攻关优化小组,全力推行实施现场作业标准化管理,为装置高效节能运行不遗余力。先后解决干气不干、废碱综合利用、催化剂配比优化等一系列难题,单就解决催化干气不干一项难题,就实现年效益增长9000多万元。在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同时,催化装置的各项技经指标也在中石化系统名列前茅。

  四、不遗余力,携手装置新人共同成才

  “回想起这么多年的成长经历,我并不觉得累,因为始终有一支强大又给予我无限支持的团队陪伴着我!”在旁人看来艰难曲折,困难重重的这一路,周国明却说得很轻松。无论是老催化时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的同事们,还是新催化筹建开车过程中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对于周国明来说,都是陪伴他成长和进步的兄弟姐妹。而之所以这群兄弟姐妹都能给予他无限的支持,是因为他在自身进步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与他们一起携手创造学习进步的平台。

  2014年2月,“周国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并于10月被命为公司级劳模创新工作室。他以此为平台,带领装置生产技术人员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入手、进行员工业务培训、开展技术攻关、一项项针对性极强的活动内容不仅让所有工作室成员有了进一步学习进步的舞台,更成为周国明传授自身学习经验、专业知识的极佳途径。

  平凡点亮人生。周国明一直恪守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人生格言,他把对事业的情、对岗位的爱都奉献给了炼油事业,在上海石化炼油发展的路上留下了他一串串努力奋斗、勇攀高峰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