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Englsih
新闻
特别关注 |" 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2018/1/4 11:30:36

    12月11日至12日上午,中共上海市委举行学习讨论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谋划明年工作。

WDCM上传图片

△ 中共上海市委举行的学习讨论会现场

    会议强调,新时代要有新使命新作为。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新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着力构筑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要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好服务全国、带动区域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有品质的生活。


打响上海品牌

    会议指出:“构筑战略优势,既要长远谋划,作出长期努力,更要立足当前下功夫,尽快打响上海品牌。”打响上海品牌即是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要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经济能级,增强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要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既要继承发扬老品牌,也要做大做强新品牌,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知名度和美誉度。

    要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创造更加便利的购物消费环境,汇聚更加丰富的全球高端品牌,打造更有特色的知名商业商圈,抓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重大机遇,把上海建成人人向往的购物天堂。

    要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的宝贵资源,要用好用足,大力发展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支持文化展示、文化演艺、文化市场发展,增强文化辐射力集聚力,使上海文化金名片更加闪亮。

WDCM上传图片

    结合上海实际,要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推动上海文化繁荣兴盛,上海重点要在六个方面狠下功夫。

6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狠下功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融入社会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制,转化为力;

    要按照落细、落小、落实要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指标化、项目化、制度化上做出安排,使其在公共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传统文化、文艺创作、重大文化活动中得到充分彰显。

WDCM上传图片

二是要在增强人民获得感上狠下功夫。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以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着力补好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

    完善重大文化设施布局,优化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健全市、区、街镇、居(村)四级配送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和供给精准度;

    拓展“文化上海云”功能,深化“互联网+文化”行动,让市民实时享受一流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狠下功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加强城市历史风貌保护,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开展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实施戏曲振兴计划,推进戏曲进校园、进乡村。

WDCM上传图片

四是要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狠下功夫。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着力推动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重点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努力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焕发中国电影发祥地新活力;努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向世界呈现中国元素;努力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漫游戏原创之都,深挖动漫游戏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努力建设成为世界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形成上海艺术品产业整体优势。


五是要在营造浓厚城市文化氛围上狠下功夫。

    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聚焦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创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繁荣的良好环境;

    完善创作平台,强化政策引导,抓好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创作,促进文化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

    发挥重大节庆活动功能,办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和上海市民文化节;

    深化文商融合,深入实施艺术商圈工程,利用商业平台增强城市文气,推进文化进地铁、进机场、进社区,让文化润泽市民。


六是要在扩大对外文化影响力上狠下功夫。

    坚定文化自信,服从服务于国家整体外交战略,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传播好中国声音;

    以推动“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为抓手,深化艺术节、电影节、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创演五大合作机制,讲好中国故事;

    深化部市合作,发挥好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等海外阵地作用,拓展文化走出去的渠道和平台;

    推动文化贸易,发挥上海自贸区政策优势,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