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兵"心中有个大梦想——记宝山区顾村镇安全事务所所长范勇彪

2018/6/18 9:00:34  来源:劳动报     作者:罗菁  选稿:黄雪婷

  

  范勇彪人不高,可在顾村镇,大大小小的企业负责人都不敢“小视”他。

  范勇彪的职务也不高,可只要他去处理事故,化解争议,原来互相对立的双方往往都会“服”他。

  有啥秘诀?在这位安监人看来,认真履职就是自己最大的“本事”。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6年多来,范勇彪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积极作为,开拓创新,所在区域没有发生过有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区域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先后一次记功、一次嘉奖、一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他的心里,有着一个梦想——“我不能保证100%的无事故率,但我要以100%的热情去努力。”

  第一把“火”点起来了

  转业后干过劳动争议调解,也去镇总工会担任副主席,范勇彪坦诚,6年前,自己压根没想到,有一天会和安监“结缘”。

  接受组织任命成为了安全事务所长后,有朋友私下告诫他,“你这活,不好干,是要背责任的。”他自己倒是没有那么多的压力,一头扎进了安全领域之中,“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然而,范勇彪很快发现,自己面对着现实带来的严峻挑战。当时的顾村镇,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大动迁、大开发、大发展中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众多、企业纷杂,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范勇彪点向了“夏季触电”。在琢磨了历年安全事故数据后,他惊讶地发现,此前每年都会在夏季有人触电伤亡,而且数量还不少。

  从事故中汲取教训,范勇彪开启了“以案说安”。他发挥属地化作用,发动基层对所有的企业进行专项培训,不讲大道理,就用一起起惨痛的事故当“教材”,给企业主和安全员实实在在“上课”。

  “这太麻烦了,直接开整治单不就行了?”有人劝阻道。但在范勇彪看来,安监整治要“刚柔并济”,“要让企业思想上重视,不能只靠一纸罚单,还是要教育。”

  从2012年开始,每年5月到10月,“课程”不断,轮训企业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最终的成果也让范勇彪感到了欣喜,截至目前,顾村镇没有发生过一起触电事故,原先高发的隐患终于“归零”。

  搞创新是认真的

  近年来,随着大量小企业的落户和外来人员急剧涌入,城乡结合部的消防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城中村群租现象严重,租户没有消防意识,乱拉电线、乱放燃气钢瓶,加上“三合一”现象突出,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就是亡人事故。与此相对应的是,消防取水点稀缺的掣肘越来越突出,有些村只能靠打消防井取水,收效甚微。常常是消防车及时赶到,却因找不到水源干着急。

  难道就没办法了?范勇彪的“梗”脾气上来了,他一头“扎”进了村里,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搞调研,征集意见,现场分析,终于和村干部一起想出了一招——利用天然水源,建泵站、铺管网,把消防栓延伸进村子的各个角落。

  顾村镇陈家行村成为了试点,这个面积仅1.9平方公里的行政村,有200多家租赁企业,外来人员是户籍人员的5倍。异地经营多、无证经营多、“三合一”多,消防隐患突出,原先几乎每年村里都要发生几起有影响的火灾。

  试点之后,村里投资130万元用于建设消防水源联网工程,还成立了义务消防员队伍,在专业救援人员尚未赶到之前,及时进行火灾初期的扑救。如今火灾数量明显下降,没有发生较大以上消防安全事故,周围的村子纷纷前来“取经”。

  

  敢较真也有人情味

  提到范勇彪,企业负责人都觉得他够“硬”——凡是安全隐患,他“火眼金睛”,容不得半点马虎,也不得通融。

  不搞“关系执法”、“人情执法”、“态度执法”,是范勇彪一贯的工作态度。在处理一起责任事故时,他数次接到陌生威胁电话,对方声称对其家庭地址、家里成员情况一清二楚,“你自己掂量着办!”

  “依法依规,该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范勇彪把当事人请来,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正气之下,威胁电话就此终止。

  然而,范勇彪也并不只是一个“硬汉子”,他也有“软”的一面。他曾为倾家荡产的责任方捐过款,也曾联系场所、帮助其“东山再起”。

  “我们不是要毁了一家企业,而是要帮助企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认为,该罚就罚,能帮则帮,“较真”不等于没了“人情味”。

  

  为了100%而努力

  我,就是安监领域的一个“小兵”。

  不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我这个“小兵”同样有着梦想,就是为了彻底消除顾村镇的安全隐患而奋斗。

  不夸张说,做一个“安监人”真的很辛苦。在安监工作的6年里,我手机24小时“全天候”待机,“使命必达”,只要电话一响,都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处置。长久以来,我自己怕接手机,领导也怕接我的电话,尤其是夜间、双休日、节假日,大多是“报忧不报喜”。

  不过,每年统计数据中事故发生率不断下降的事实,还是让我真切体会到,自己的努力,在无形中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保证了一家家企业的正常运转。

  这,或许就是一名“安监人”最大的快感。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东方网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