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移动互联网共成长的新闻媒体人

2021/6/9 10:02:36 作者单位:上海法治报 作者:刘海 

  我的新闻职业生涯几乎是伴随着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互联网推动了新闻传播的生态环境。我们是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走过了近百年的光辉历程,传承了早已烙入血液中的红色基因。即使互联网已深刻改变了当前的传播格局,但作为媒体人,我们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不变,坚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不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原则不变。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这个平台,我们完全可以将党的新闻事业推上更高一个台阶。

  1996年,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新闻单位当记者,当年互联网还处于萌芽状态,许多信息来自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采访、写作想要搜索资料,需要到图书馆查询资料,平时要有剪报的好习惯,工作之余把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剪下来,装订成册。图书馆查资料、自己动手剪报被视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和技能。

  2000年左右,互联网开始“破土而出”,网络给了我们一个神奇的世界,能看电影,也能浏览到很多的信息。当时传统媒体还占据着绝大部分的江山,都市类媒体生机勃勃,互联网给媒体带来的变化还几乎感知不到。

  2005年,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论坛比如天涯社区开始逐渐火热起来,我们一些记者报题的素材来源都是来自天涯社区的话题讨论。我想那些讨论的话题就相当于现在的热搜吧。

  2006年,即时通信工具包括QQ、MSN的兴起方便了媒体人和被采访人的联系,但也助长了一些记者带来惰性。之后中宣部倡导的“走转改”,要求记者深入一线其实是在网络兴起之后提出来的。

  2011年,微信诞生,它比QQ更有体验感,多年后已成为推进传播格局的重要力量之一。

  2014年,以个人名义注册了以传播法律资讯和话题为主的“木鱼多敲敲”微信公众号,收获了多个10万+,当时包括高院在内的政法单位领导都有关注。但因个人精力有限等原因,几年之后逐渐放弃了公众号的运营。

  之后不久报社注册了“上海法治报”微信公众号,也有了报社的官方微博,我们开始有了新媒体平台,也有了专门编辑力量维持运营。由于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报纸上,加之资金投入有限,以微信为主的新媒体只是稳步发展,到2018年粉丝数4.2万左右。

  2018年底,我开始分管报社新媒体,推出措施加强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此举获得了报社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先是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全面改版,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新媒体部门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采编力量。有了自己的“部队”,可以随时推送属于自己的原创稿件。粉丝数从4.2万猛增到近12万,在行业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这两年,又开通了抖音号、头条号、澎湃号等平台,还开设了“民法典讲堂”、“律界观察”、“法匠”等栏目,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我和互联网的故事还在继续,在移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利用好了互联网平台,它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为人民群众鼓与呼的最佳传播平台,也能给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机会,我们必须适应这个改变,并为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