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云南,有2700多公里,这条路,退役军人张志勇一走,就是20年。
这是一条公益之路,在路上,他作为无数贫困地区孩子们的“上海阿爸”,倾尽了自己的全部,只为帮助这些孩子们拾起书本、笑容和希望。人生能有几个20年?又是什么,让他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有股力量在推着我前行,就像海边的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推动着我们在这条路上一步一步朝前走,再也停不下来。”
这股力量,或许是正直,或许是治愈,或许是爱,或许是责任,或许是执着,或许是期待……具体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张志勇自己也说不清,他只觉得,自己一定要为那些孩子做点什么。
初心
“那里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实在是看不下去”
这条路的起点,源自20年前的一场旅行。2002年,退伍从商的张志勇带着对彩云之南的美好期待前往西双版纳,机缘巧合下,他看到了村寨里的孩子们,与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对比强烈,那些孩子们的生存环境是穷困不堪的——“大孩小孩,都散落在大街上无人看管,给人的感觉都是面黄肌瘦、破衣烂衫的,看到陌生人,他们就像兔子一样跑开了。”
孩子们羞涩黯淡的眼神,破旧不堪的房屋,在寒风中被冻得瑟瑟发抖的身体……无一不最大限度地触碰着张志勇的神经,对比身边生活在“蜜糖罐里”的上海小孩,“那里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强烈的反差,让他下定决心,要“拉”这些孩子们一把。
本该上学的年龄,为什么不去上学?这是张志勇最关心的问题,但他并未从孩子们口中得到答案,于是,张志勇开始了挨家挨户的走访调研,希望能了解每个孩子家中的情况和困难。本来计划一周的旅行,愣是被延长到了两个月;随身带的四万块钱旅行费,他只给自己留了张火车票的钱,剩下的,全部用来补贴当地贫困孩子的学费、生活费。第一批接受资助的孩子有28个,把他们都安顿好后,张志勇回到上海,准备按部就班继续自己的生活。
然而,命运仿佛早已把他和这些孩子们连在了一起,回到上海不久,他收到了来自云南的一通通电话:原来,他资助的那些学生,有的再次失学,有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甚至有的学生出了事故……
本来已经安下的一颗心,再次悬了起来。
这些学生对于张志勇来说,已然不再是陌生人,“在我帮助他们的时候,我们已经产生了一种连接,这种感觉,不一样的。”面对这些求助,他始终放心不下,那几天,他辗转反侧,“像失了魂一样”。最终,距离回到上海不足一个月,他再次踏上了去云南的行程,带着从城隍庙采购的10万物资,来到了那些孩子们的身边。
从此之后,他开着辆满载帮困物资的车子,驰骋在沪昆高速上,这个场景,在20年间上演了无数次。去了多少次云南,他自己也数不清了,“或许这些路加起来,可以绕地球好几圈。”
坚持
“那些讽刺、不理解我的人,变成了最忠实的拥护者”
这是一条无比艰辛,不易被人理解的公益之路。但张志勇“认准了,就一定要往前冲。”
为了资助更多的孩子,张志勇关掉了自己经营的6家店铺,卖掉了房子、车子,倾尽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亲朋好友不理解:“放着上海这么好的地方不去,跑到云南山区干什么?”“自己有这么好的生活,何必把日子过得苦哈哈?”那些不了解他的人,对他的误解更甚,笑话他“败家”“另类”。甚至他帮助的那些村民,在最开始也怀疑他的动机,无法放下戒备。
质疑、讽刺、冷眼甚至谩骂,这些滋味张志勇全部都体会过。“别人说,不撞南墙不回头,我就算撞了南墙,也不会回头的。”迟疑或退却的想法,他从未有过。
这种坚毅,源自多年前部队生活对他的磨砺和锻炼。1976年,张志勇应征入伍,并于4年后光荣退伍,“军队的生活培养了我强大的意志力,当初选择去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回到地方后,作为退役军人,我觉得自己更应该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在志愿服务方面,能帮社会做一点是一点。”
再难走的山路,再偏僻的山村,也挡不住张志勇行进的步伐,20年来,张志勇的帮困足迹踏遍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州,红河州;普洱市地区,昭通地区;德宏州的瑞丽地区等等。他和当地民政和教育局挂上钩,将所有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的资料登记在册,并用自己的方式发放救助资金。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授予他“支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当地百姓亲切地喊他“张哥”,孩子们纷纷叫他“上海阿爸”。
“当你做出点成就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那个时候,是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你前行的,它就像海边的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
具体是怎样一股力量,张志勇自己也说不清,只觉得这条路上是充满了正气的。在他看来,做公益的过程就像一条“U型线”,“肯定会有低谷,当你被嘲笑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你正在开始逐步被身边的人,被这个社会所认可。”
如同他所说的,周边的人也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嘲笑,再到之后的好奇、被打动,最后理解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张志勇做公益的行列,“那些当初讽刺、不理解我的人,到最后变成了最忠实的拥护者。”
爱意
“不落下每一个孩子”
在长达20年的公益慈善历程中,张志勇长期提供奖学金资助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共有800余名,各项公益捐助活动惠及贫困学生近5万人。这些学生中有孤儿、失亲儿童、患病儿童、烈士子女等,“不落下每一个孩子”,是张志勇内心最深沉的爱。
图说:张志勇在了解学生情况
孩子没书读,他管;学校设施差,他管;甚至到后来,当地的患儿来沪就医,他也要从头管到尾……
2014年6月,张志勇在探访云南绿春县哈尼族小女孩小瑶芬的学校时,老师向张志勇讲述了小瑶芬的情况:在她4个月大时,腿上长了个脓包,没想到放着不管,在小瑶芬一岁的时候爆裂开来,她再也站不起来了,一直到七岁,只能趴在地上用“蟹爬”的方式移动。上体育课的时候,她看着旁边在操场上玩耍、奔跑的同学,紧紧地咬着嘴唇,眼里满是悲伤与黯淡。
张志勇看到后,立刻把她带到了上海新华医院进行治疗,并垫付了部分医药费和手术费。
他的爱心投入,也引发了一场爱心接力:上海慈善基金会为小瑶芬开通了“花儿绽放——蹲着走路的哈尼姑娘”专项捐款账户。在链家房产浦东洪山路门店工作的一位哈尼族小哥,看到小瑶芬受助的消息后深受感动,主动来到病房帮助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小瑶芬在经历成功手术和康复锻炼后,终于能站立行走了。后来,张志勇去看望她的时候,小瑶芬已经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上体育课了,自信的微笑浮现在小姑娘的脸颊上。
20年里播下的善意,也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回响——当地人生娃会请他来起名,建屋上梁会请他喝酒,发家致富会送他最好的茶饼,孩子考上学校、找到工作、评上优秀共产党员,都会第一时间来报喜……
有一次,一个他资助的学生想把毕业后工作的“第一桶金”用在张志勇身上,他很坚定地拒绝了,“孩子刚开始上班,我担心他自己还不够用呢”。最终,和对方“斡旋”了多轮,他实在没辙了,“你就发个50块的红包给我吧,再多我肯定不要”,“上海阿爸”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种爱的推拉,张志勇和孩子们之间还有很多,像极了亲子间的浓浓爱意。
转变
“从一个人,到无数人的爱心接力”
2014年,张志勇牵头成立了“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由一个人“单打独斗”做公益,逐步转变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爱心接力。有很多人在媒体上看到张志勇的事迹,纷纷慕名而来,一起加入到做公益的队伍之中,“实现了从我一个人,到无数人的爱心接力。”
如今,张志勇的公益行动及志愿者团队日益壮大,已组建市内外团队志愿者数量达近千人。在上海的徐汇、金山、上海政法大学,云南的西双版纳、勐海、红河、德宏、瑞丽,以及张志勇曾经服役的部队,都有他的“粉丝团”。各地的志愿者们和张志勇一起,对各类爱心物资进行接收、整理、运输、发放,把“上海阿爸”的爱心传递到了云南、甘肃、青海、西藏等地。截至目前,张志勇公益服务社已经收到社会各界的捐款总计100多万元人民币,爱心物资近500吨,并在多个学校设置资助项目,惠及各类贫困师生5万余人。
图说:2018年3月,张志勇与贵州大方县对红镇元宝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
变化的,还有孩子们脸上的神情。从最初的羞涩黯淡,到如今的开朗自信;从20年前的“像兔子一样跑开”,到如今见到他“蜂拥而上”,“现在不得了啊,这些孩子们看到我们,一下子全部都涌上来了,好几次差点都把我们给推倒了”张志勇笑着说。
帮困20年,他还见证着农村大环境的改变:如今,村村寨寨有水泥路了,孩子们身上的衣服更新了,老师留得住了,校舍更加规整了,最关键的,人们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最初那些年,很多土地荒着没人理睬,现在大家肯在上面动脑筋了。比如发展农产种植,发展加工业,发展当地的商业等。只要脑子活起来,手脚勤起来,致富是肯定的。”
张志勇早年间资助的一个学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自家的农田建起了自动化温室大棚,专门种植一些紧俏的蔬菜和水果,销量不错,几年时间,家里就奔上额小康之路,他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村民,大家纷纷效仿,现在整个村寨都是漂亮的玻璃温棚,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张志勇深知,这就是教育的力量。谈及这些改变,他从不贪功,只是说,是因为大家赶上了好时代。随着教育扶贫和改革力度的加大,乡村孩子的义务教育得到了有效保障。张志勇准备把下一阶段的公益帮扶重点放在后义务教育阶段,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通过更高等的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乡落后的面貌。“想让乡村真正“觉醒”,还要走更远的路、改变更多的人。”还有无数的“张志勇们”,他们正心怀大爱,在公益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东方网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