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竞争力,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随着信息技术向社会经济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目前,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产业发展实现了突破性提升。产业规模迅速增长,2009年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8.7%,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根据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2010年全市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有望突破2500亿元。产业构成不断优化,软件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由2004年的46.2%提高到2009年的57.2%。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经营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58家,产业集中度高,集聚效应逐步显现。软件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总体规模继2008年跨上1000亿元台阶后,又实现了新的增长。互联网服务业高速增长,数字互动娱乐、网络视听、数字出版、金融和商贸信息服务、以及航运信息服务等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不断涌现。云计算、电子书、车联网等产业开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立足高新技术产业化,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创新驱动为主线,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抓手,坚持发展高端产业,培育新兴业态,形成集聚效应。积极发展消费型信息服务业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促进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在重点产业的渗透和融合,加快推进信息服务新兴领域发展,积极推动服务于“四个中心”建设的金融、商贸、航运信息服务发展,进一步扩大信息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产业升级助推器、发展方式转换器、新兴产业孵化器的功能和作用。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手段的现代服务业,具有高增长、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等特点,产业关联度高,对生产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大,是现代服务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技术创新最活跃、增值效益较大的产业门类。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两化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社会产业发展实际,以及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特制定《上海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2009-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