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山分局友谊路派出所民警王柏强,男,1959年1月出生,1977年6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入党,1988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交巡警总队、宝山分局海滨新村派出所、友谊路派出所工作,主任科员,二级警督,曾先后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1次,获嘉奖4次。2011年7月1日凌晨2时许,王柏强同志在接处110报警中,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4时50分去世,年仅52岁。
作为26年党龄、23年警龄的老党员、老民警,王柏强同志曾是走在总统车队前面的“开道人”,沐风栉雨,将工作节奏精确在每分每秒;也曾是昼伏夜出的夜间巡逻民警,伏击守候,用恒心耐心斩断黑夜中蠢蠢欲动的“魔爪”。他曾连续多年担任基层领导干部,春风化雨,以身作则;也曾坦然面对岗位调整,离开工作17年的交警岗位,来到派出所从零开始。变化的是岗位、分工,不变的是忠诚、奉献。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当他和战友接警处置一起疑似酒精中毒事件、却在现场突发脑溢血时,他仍不忘要求大家先抢救群众。“我没事,先救群众,我能坚持”,这是他留给我们最后一句话。王柏强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生命履行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庄严承诺。连日来,上海电视台、人民公安报、新民晚报、新闻晚报等主流媒体和各大网站纷纷报道了王柏强同志的感人事迹,“平安卫士”、“夜间守护神”是群众给他最多的称呼,“一位老党员的口碑”是人民给他最高的敬意。
“我没事,先救群众,我能坚持”
2011年7月1日凌晨2时许,友谊路派出所接警称:友溢旅馆内发现一男一女住客疑似酒精中毒,请求民警到场处置。刚处理完一起警情回到派出所的王柏强,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出发赶往现场。
到场后,王柏强发现两名旅客躺在床上、浑身酒气、不省人事,房间里满地都是呕吐物,散发出阵阵臭味。此时,老王突感一阵头晕,情不自禁地靠在墙壁上。同事关心地问:“老王,你是不是高血压又发作了?120救护车快到了,要不要先去医院看看?”“我没事,医生来了还是先看看他俩吧,我能坚持住。”老王喃喃地说。不久,120救护人员赶到了现场,王柏强拖着身体坚持开窗通风,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对2名旅客进行了检查,并迅速确认了两人没有生命危险。此时,大家看到王柏强双手撑着宾馆吧台,呼吸急促,身体向一侧缓缓倒去。120救护人员见状立即对老王进行了紧急抢救,并送往附近医院。在救护车上,老王还说:“我没事,先救群众,我能坚持。”4时50分,王柏强同志终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死亡。
上海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学兵得知消息后,连夜向全市民警发出短信:“王柏强同志在接警时不幸因公殉职,我心情沉痛,深表惋惜。酷暑来临,世游赛将至,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劳逸结合,特别是户外执勤更要加强自我保护。各级领导更加要想方设法关心好、爱护好民警,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老王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7月1日凌晨0时,刚完成两个小时临时设卡检查任务后,王柏强没顾得上休息,就开始了夜间巡逻工作。
所里的值班民警小徐开车路经友谊路友谊支路口时,发现人行道上聚集了不少年轻人,老王也在那里。小徐特地停下车来,看到老王正在劝说周边的年轻人离开。老王告诉小徐,0时5分,接110报警称这里有二三十个年轻人要打群架,老王赶到时,发现两拨人带着钢管、棍子等工具越聚越多,幸亏警察来的及时,双方还没动手,现在收缴了工具,正在做劝说工作,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自己能搞定,要确保所有人都散开才能放心。小徐没想到,这成了他与老王的最后一面。
那次处警一直持续到0时45分。1时1分,有位女子报警称受到一男子骚扰,老王带队赶赴现场处理,直至1时57分。事后,老王刚回到派出所,就接到了友溢旅馆的求助报警。
夜防线上的守护者
2009年4月12日23时,海滨四村发生一起尾随单身妇女的抢夺案件,两名嫌疑人作案得手后迅即逃窜。王柏强在现场根据被害人描述,第一时间组织警力布控,向嫌疑人逃逸的方向撒下大网。
次日凌晨2时许,布控人员发现一名嫌疑人踪迹,将其追赶至永清公园内。永清公园与附近的居民新村相连而建,面积很大,王柏强一边安排人员封住各个出口,一边组织人员进入搜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看天色渐亮,却还没有嫌疑人的踪迹,大家难免有些灰心丧气。熟知附近地形的王柏强坚信嫌疑人没有逃离,肯定藏匿在某处等待机会,叮嘱大家切勿放松警惕。5时许,随着天色转亮,坚守在新村出口处的王柏强终于发现往外逃窜的嫌疑人。老王凭着长期驾驶开道车训练出来的娴熟车技,驾驶警车逐渐逼近正在奔跑的嫌疑人,随着民警一声“站住,否则就开枪了”威慑性的警告,筋疲力尽的嫌疑人终于停下脚步束手就擒。民警在其身上当场搜出了被抢手机。通过突审,另一名嫌疑人也在当日落网。
自古忠孝难两全
“自古忠孝难两全,身为公安民警就应该舍小家,顾大家,忠诚履职,一心为民。”这是王柏强常说的一句话,他也是这样做的。
21世纪初,王柏强同志任交巡警总队机动支队民警期间,曾参加经贸部长会议、亚行年会、APEC会议等重大交通保卫开道任务13批次,最多的一次连续33天在外工作,确保了每次任务都万无一失。领导关心他,让他抽空回家看看,他为给年轻同志作出表率,毅然将家庭困难藏在心底。王柏强的母亲年事已高,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妻子在公交公司一线工作、又患有视网膜脱落症,儿子当时正逢中考,都需要他照顾。他每天只能通过电话关照儿子抓紧复习功课,对母亲、妻子表示关心。面对家庭困难,他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总是请家人体谅些、再体谅些。面对公安工作,他却始终是精益求精,不打半点折扣。就像他在执行开道任务时,距离精确到米,时间精确到秒,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位老党员的口碑
王柏强同志去世后,同事们回忆他时,想到的总是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一如他平凡的人生,不求灿烂,只愿问心无愧。
派出所教导员说,老王有个习惯,夜间巡逻时,如果遇到单身行走的老年人、女同志,总会主动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或是叮咛一句“注意安全”。如果有空,他还会开巡逻车把老年人、女同志送回家。受到过他帮助的人都说,他就像个“夜间守护神灵”。
派出所内勤说,老王长期从事夜间巡逻工作,平时从不浪费派出所的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他曾发现派出所少数办公室夜晚无人办公,但电灯、电脑、空调还开着,既浪费又不安全。他不像有的同志看过就算了,而是马上给所领导发了一个信息:“希望领导制定相关制度,规定下班后,必须关闭电源。为节约能源、节省所里开支,大家从小事做起。”
这就是老王,在7月1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倒在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这就是老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就是老王,一个平凡的老共产党员,穷尽一生书写着“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