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平安先锋风采 >> 第二批名单
周卫琴 上海宝山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驾驶员
发稿日期:2011年09月19日    
 

image

  周卫琴,现年42岁,是宝山巴士一分公司116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驾驶员。1992年她踏入了公交行业的大门,当了4年售票员,之后一直在116路担任驾驶员岗位。春去秋来,在她15年的驾驶生涯中,从无违纪违操记录,安全公里累计已达51万公里。

  2011年5月13日中午12:15分,她行驶车辆至逸仙路高架近张华浜时,无辜遭受一名男性乘客殴打,在经历拳打、打耳光、脚踢、用包砸、膝盖撞、推搡、“扔沙包”的“血色3分钟”里,她强忍着剧痛,紧握方向盘不放,踩刹车、靠边停、熄火、拔钥匙,让车缓缓停好,以瘦弱的身躯抵抗住了暴力侵袭,保护了一车乘客的人身安全。若不是这场噩梦的来临,周卫琴这3个字可能将随着她平平淡淡的生活永远不为人所知,她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

  周卫琴临危不惧、恪守职业规范的英勇表现,经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连日来市总工会、交港局、久事公司、巴士集团和宝山区政府各级组织领导纷纷前往医院进行探望慰问。

  周卫琴的事迹得到市总工会副主席汪兰洁的高度评价,称“周卫琴是一个了不起的女职工,她的举动是全市职工学习的榜样。”上海市交通港口局也将在行业内对周卫琴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并号召全行业从业人员以周卫琴为榜样,学习她忠于职守,不顾个人安危,以乘客安全为第一的敬业精神,把“乘客第一,服务为先”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服务工作中。

  没有光彩夺目的荣誉,没有信誓旦旦的誓言,周卫琴,一个平凡的公交车驾驶员,却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忍受痛苦,保全乘客的生命安全。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危险甚至死亡留给自己。

  暴力之下紧握方向盘奋不顾身鲜血护乘客

  当天中午,周卫琴如往常一样,驾驶着公交车由曲阳站发车开往宝山地区。由于她所驾驶的是高架车,因此在高镜庙站点停车时,她特别提醒乘客,说道:乘客们注意了,这辆是高架车,下站直接开至淞滨路站,见没有乘客询问,她驾车离站后便驶上了逸仙路高架。约12点15时,当车辆行至逸仙路高架近张华浜时,车上一名年轻男性乘客气势汹汹地走到驾驶员旁边,大声问道:“为什么张华浜不停?”她便回答:“我们是高架车,高镜庙站过后上高架直接行至淞滨路站,中途是没有站点的。”男乘客听后,二话没说便用拳头击打周卫琴的头部。周卫琴被打后,一阵头晕目眩,但她依然牢牢把住方向盘,想着:“自己的车上还有四十多名乘客,绝不能出意外。”于是,她忍着疼痛并不断遭受其击打干扰的情况下,踩住刹车减速,坚持把车驶下高架后停下。

  车停下后,该男乘客的暴行却没有停下,周卫琴只能一只手护着头,另一只手拿出手机想报警。男乘客见她拿出手机,立刻又甩了周卫琴两个耳光,一把夺过她的手机扔在地上。这时,一位同车的老爷爷看不过去了,对男乘客说:“你怎么能动手打人呢?驾驶员在高镜庙的时候提醒过我们,这是高架车,直接开到淞滨路的。”男乘客一听,恶狠狠地对着老人说:“你说什么?找打呀!”做出一副要打人的样子。周卫琴一看,马上抱住男乘客抬起的拳头,拼命阻止他,防止其他乘客受到伤害,并大喊:“报警!帮我报警!”。男乘客见状,又开始殴打起周卫琴,还将她的头按在地上,用膝盖撞击其脖子,并且一下重过一下,但她始终没有还手。最后男乘客将神志不清的周卫琴从驾驶座位上拖了出来,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不忘拔下车钥匙握在手中。可男乘客还不肯罢休,他把周卫琴拖至前门处继续拳打脚踢,甚至自行打开车门,用力一下将已经昏阙过去的她摔向车外,将其头部重重地撞在车道护栏上,此时行凶者才肯停下毒手,扬长而去。

  见行凶者离去,车上的乘客有的下车寻求帮助,有的察看周卫琴状况,只见她脸上布满了血迹,面目全非,但手中还紧紧地握着车钥匙。之前劝说男乘客的那位老人,扶起周卫琴,用颤巍巍的声音说道:“小姑娘,谢谢你,我已经报警了,警察马上就来。”仿佛是听到有人和她说话,周卫琴迷迷糊糊地问:“大家没事吧?有人受伤吗?”老人听到后,眼眶中的眼泪立马滴落下来,呜咽道:“其他人没受伤。”不久周卫琴便处于休克状态,等警察赶到后,察觉其情况危急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

  事后经医院诊断,周卫琴右胸第十二根肋骨骨折,颈椎受到严重损伤,全身多处瘀伤。赶来探望的同事看到已是面目全非的周卫琴,都难过的直掉眼泪。

  点点滴滴积累在平常立足本职安全放心头

  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不禁会问:是什么能让周卫琴这样一位瘦弱的女同志,即使在遇到如此暴力相向时,还能冷静地“靠边、停车、拔钥匙”?事后,躺在病床上的周卫琴说:职业习惯吧。“职业习惯”,这短短的4个字却包含了平时多少点点滴滴的积累,以及始终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的意识。只有真正把它们刻在心里,才能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在危急时刻依然执行安全操作,才能使她被打昏迷时还紧紧攒着钥匙不放手。

  事发生后,警察赶到现场,看到躺在地上的周卫琴双手还紧紧地握着车钥匙,她用仅存的一丝意识轻轻地问:“车上的乘客怎么样了,车辆怎么样了,车钥匙不能给他,不能给他……”当警察想从他手中取走钥匙,却震惊地发现——周卫琴因把钥匙握的太紧太紧,她的手已经完全发麻僵硬,钥匙已和她的手死死粘在一起。最后警察不得不将周卫琴握钥匙的手指一个一个拨开,才取出钥匙。周卫琴握的不仅仅是一把车钥匙,她手中握着的是一个公交驾驶员的职业精神。

  只有长期的累积,才会有瞬间的壮举!周卫琴用实际行动记录了一个公交驾驶员的坚强、无私和勇敢,用最朴实、最坚定的责任心筑就了自己的高度。分公司安全主管王圣生同志说:每次驾驶员开会时,周卫琴总是坐在第一排,认真记录下我们对一些典型事故的分析以及预防措施;平时拉网检查的时候,她的车从没发生过违章便道、不规范靠站等情况,即使是在江湾镇这样车流、客流较高的站点。

  公交车驾驶员的岗位是平凡的,42岁的周卫琴15年来在驾驶员的岗位上,每天默默无闻地工作,为乘客提供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公交出行服务。每次在车辆出发前她总会将车厢及仪表盘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跟其他的女人一样爱美爱清洁,她的公交识别服永远是干净整洁的,她服务的车厢也跟她的着装一样总是清洁如新的。从踏进驾驶室的那一刻起,她明白手中方向盘的分量,时刻提醒自己,要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把每一件事做好,实现人生的价值。为确保安全行车,她每天都提前到岗,认真做好车辆的例保工作,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排除;行车中集中精力,谨慎驾驶,安全礼让,从而保证了行车安全。作为一名四星级驾驶员,周卫琴15年来保持着安全行车51万公里,无发生任何一起事故、无受到任何一起投诉的记录。

  乐于奉献待人如一家心地善良助人当本份

  从江西大山里走出来的周卫琴,从小有着坚毅的个性,特别能吃苦耐劳。在驾驶员岗位上,她从不叫累,从不抱怨,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看着瘦弱的她,一旦投入工作总是全神贯注,全然一副巾帼不让须眉的状态。去年七月,她生病导致双脚浮肿,连走路都十分吃力,医生建议要每天到医院吊盐水。但是周卫琴“轻伤不下火线”,坚持没有请假,因为她知道:世博期间,分公司劳动力不足,大家都在为世博会能顺利进行而拼搏,不能因为她个人而影响到正常的营运秩序。抱着这样的想法,周卫琴硬着头皮在整整一个月的高温天里咬着牙,医院车队两头跑,没请过一次假。甚至,利用分班下班的时间去医院,吊完盐水后再上班。结果脚上的肿没消,反而全身都肿了起来。队长发现她浑身上下都肿了一圈,连脸部都肿了起来,才强行拉下她的班头,坚决要求到医院接受治疗。

  公司领导是这样评价她的:周卫琴同志是一个对自己幸福指数很高的人,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严格遵守公司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与分公司、班组组织的义务活动……是一个非常朴实的人。

  周卫琴同志是116R这条路线上很多年轻驾驶员的阿姐,在他们眼中,周阿姐待人随和,有亲和力,就像是他们的亲人,而青年班组的年轻驾驶员们也亲切地管周卫琴叫“周姐”。他们说这是因为周卫琴一直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一般关心照顾。116路青年班驾驶员邢智源清楚地记得:那时,他刚刚当上驾驶员被分到116路,而周卫琴同志已经在116路呆了5、6年了。一天中午吃饭时,他发现自己把要吃的饭菜忘在了家里,于是便和调度员商量,帮忙叫个外卖,等下一圈再来吃。这正好被准备吃饭的周卫琴听到,她便对邢智源说:“小伙子,我饭菜马上就热好了,你先和我一起先吃点,一圈下来要2个小时呢,现在又是高温,身体吃不消的。”说着伸手把饭递给邢智源,当时让小刑心中既温暖又感动。那时,邢智源来到116路才不到2、3天,但正是周卫琴,他感受到了116路那种亲如家人的氛围,并深深印在了脑海中。

  一次在终点站休息,周卫琴看见一名小贩被殴打没人帮助,她见到后不假思索,立即就拨打了110,帮小贩解了围。事后,周卫琴说,这都是举手之劳。“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总是爱帮助人。”周卫琴的同事说。平日里,周卫琴一向乐于助人,这一点与她长时间接触的同事们深有体会。她除了认真做好自己的班头,遇上同事请求换班、代班,她二话不说为同事提供方便和帮助。周卫琴常说:“能为别人帮的上点忙,自己也觉得很开心。”

  “血色3分钟”后,当打人的男子试图下车,遭到残酷施暴的周卫琴死死地抱着他的腿,将他的包绕在自己的手上,试图拖住他,等警察赶来。也正是这个行为,男子将瘦小的周卫琴从驾驶座上扔下了车,并拉着她的头发在马路上拖行了一段距离,最后把周卫琴的头部重重地撞在护栏上致使昏迷。事后,周卫琴说道:当时我就想着要拖住他,如果警察及时赶到的话,他就不能再去伤害其他无辜的人了。善良的周卫琴在遭受危难时还在为其他驾驶员的安全着想。

  担忧父母伤痛瞒亲人一路走来坚强不叫屈

  当遇到如此暴行后,周卫琴并没有感到万分委屈。在病床上,她笑着对我们说:“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一点儿也不后悔!而且在我住院的时候,许多领导还有好心人来看望我,让我感到很安慰,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快点养好伤,早日回到工作岗位,服务大家!”

  周卫琴就是这样一个坚强的人。在遭到暴力侵害时,她没有退缩,没有抱怨,没有流过一滴泪。但当领导、同事和一些不相识的市民乘客来病榻前看望关心她时,她却忍不住泪流满面。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谁都想要亲人的陪伴,但她忍受着身体的疼痛,至今都没有把自己的情况告诉远在江西的父母。听她的丈夫吴秀明提到:任何人碰到这样的事情,最希望的就是亲人陪在身边。周卫琴是一名知青子女,父母都在江西,想到老人家一路奔波,又看到女儿受了那么严重的伤,一定很受打击。所以周卫琴便和丈夫商量,这件事先瞒着父母,不要让他们担心。没过几天,她的哥哥打来了电话,说是看了电视报道才知道周卫琴出事了。她当时就对哥哥说,不要告诉父母,他们年级大了,怕受不住。吴秀明在旁默默地听着,只能紧紧握着妻子的手鼓励她。

  记得在周卫琴刚清醒过来的那一刻,她首先想知道的是还有没有乘客受伤。问及那天的事,躺在病床上的周卫琴说:“其实这一次的功劳是公司的,要感谢我们公司平时一直紧抓我们职工的安全教育,‘熄火、关门、拔钥匙’这几个字已经潜移默化地在牢牢记在我的心中了。而我只是做了一个公交驾驶员应该做的。当时无论哪一个驾驶员碰到当时那种情况,只要心存责任感,也都会像我一样那么做。”

  在她自身遇到危险的时候,做出的第一反应是保障乘客的安全,避免行车事故;当她看到乘客要遭到伤害时,她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保护乘客,免遭行凶者的毒手;虽然被打的遍体鳞伤,昏迷中她最先关心的还是“乘客的安全”。临危不惧,恪尽职守,把平安留给他人,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周卫琴以她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勇敢、责任、坚强”的含义,并将之贯穿在平凡的岗位上,落实在点滴的工作中。周卫琴,一个普通公交车驾驶员,她用自己英勇而感人的行为体现了一名优秀驾驶员的良好素质,刻画了一个把乘客的安全放在首位的公交人形象。她用鲜血捍卫了公交职工的职业操守,用人性的光辉照亮了我们的城市,她是我们公交人的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