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平安先锋风采 >> 第三批名单
杨光鑫 轨道公交总队徐家汇站派出所民警
发稿日期:2011年11月02日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杨光鑫,男,195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徐家汇站派出所主任科员,曾多次荣获市局、总队个人嘉奖,2010、2011年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不温不火的性格,不紧不慢的语速,杨光鑫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如此的儒雅平和,但他的内心却燃着一团热忱的火,在温和中散发出一股安静的力量,默默地为公安事业奉献着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作为轨道交通区域的一线民警,杨光鑫同志始终将工作当成事业,将事业当成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在执勤执法中重思考、抓细节,用自己的点滴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着对警察事业的追求。杨光鑫用他的细心、耐心、真心、诚心和良心去做事,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去诠释一个人民警察的职责,并乐于成为新警们的“良师益友”,无私地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传授给新警,努力帮助新警早日成才,充分发挥出了一位老民警的传、帮、带、教作用。

  平凡岗位上的追求者

  杨光鑫有一个“老古董”的铝制饭盒,从上个世纪用到现在,几十年了还舍不得扔掉。因为那可是他吃饭的家伙,没有特殊情况他就从家里带饭。老同事经常嘲笑他不“与时俱进”,过于勤俭节约了。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是不想因为吃饭耽误了工作。虽然吃个饭花不了多少时间,可杨光鑫总说“如果正好在这个点上有突发事件,没办法快速出警的话,就是失职了。”上班八小时,他总是背着重重的六件套;一旦有110警情,他总是第一个冲出警务室,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去年世博期间,杨光鑫全身心地投入到世博安保工作中去,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54岁的他最终还是吃不消,生病倒下了。在国外工作的女儿心疼父亲,多次打来越洋电话劝他请假好好调养身体。可杨光鑫却总是不听话,看了病吃了药,依然执着坚守在世博安保的工作岗位上。放不下心的女儿回国看他,而他却没有请过一天假陪陪女儿,直到女儿回去的那天才匆匆到机场送行。今年世游赛期间,杨光鑫的亲人病逝,他依然没有额外请假,处理完丧事便又回到他所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同事们评价杨光鑫“是一个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的人。”自从成为警察那日起,杨光鑫就把这份工作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追求,用他的话来说“在公安工作中,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他如是说,亦如是做。只要在岗一天,就尽职一日,为维护轨道交通良好的治安环境和市民的出行安全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业务上的坚强后盾

  杨光鑫法律功底扎实,业务技能熟练,对很多问题都有深入的思考。工作中保安队员遇到问题总爱向他请教,比如保安队员发现乘客在站台或通道内吸烟,虽然知道是明文禁止的,但因不知道如何去劝阻而经常碰一鼻子灰。杨光鑫拿出《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公共场所禁烟条例》,逐条逐款地耐心解释,还针对不同情况细心深入地进行指导。经过他的指点,保安队员的业务能力得到较好的提高,工作开展起来也顺畅许多。

  在总队开展的“我站岗、我发现、我建议”主题活动中,杨光鑫亦认真对待,积极建言献策,结合工作实际细心地去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如建议合理张贴轨道区域内的地理位置标识,统一编号;建议合理利用地铁公司电台资源,以便进行有效沟通等。

  徐家汇站的治安环境比较复杂,“四乱”问题相对突出。杨光鑫来到徐家汇站后就带领保安加强对出入口、通道内的巡查力度,勤巡逻、勤劝阻,对乱设摊现象开展不间断地整治。他并不仅仅简单地依靠“处罚”,而更注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违规设摊人员开展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从根本上杜绝乱设摊现象。2011年初至今,杨光鑫带领联勤保安队员开展整治查,采取重点时段固守与全时段不间断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四乱”案件的查处数位列派出所之首,并形成地区城管与轨道公安共同管理的工作模式,防止“四乱”人员在地铁区域内外流窜从事违法活动、规避处罚,有效维护了徐家汇站区的治安秩序。

  只有牢固掌握法律法规,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只有熟练运用业务技能,才能将岗位职责落到实处。在杨光鑫的全力整治下,徐家汇站的“四乱”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车站的治安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杨光鑫用他的细心、耐心、真心、诚心和良心去做事,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人民警察的应尽职责。

  工作中的旗帜榜样

  作为一名老党员,杨光鑫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常说“高标准、严要求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不是一句口号,体现的是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杨光鑫以立足本职的踏实作风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轨道公安队伍树起了一面旗帜。

  作为一名老警察,杨光鑫不仅高标准约束自己,还手把手地谆谆教导新警。为了让新警尽快地掌握公安业务技能,杨光鑫在工作中边带边教,从案事件现场处置,到网上办案程序操作,从询问技巧,到笔录制作,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着自己的经验。

  在一起110接报案中,新警赶到现场后发现两名女子正在互殴,一男子在旁劝架,便认定这是起因抢座或拥挤引发的纠纷,按照常规程序调解就可以了。而杨光鑫根据经验判断,认为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他在旁示意新警将男子也带回警务室,并引导新警先对该名男乘客进行询问。果然不出所料,这是一起因情感问题引发的争执。在他的指导下,新警不仅顺利地调处了这起纠纷,而且还培养了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了询问技巧。

  杨光鑫还常常教育新警,既要做好一名执法者,对待违法犯罪人员严厉打击,维护好轨道车站的治安秩序,为乘客创造安全的乘客环境;同时,又要做好一名服务者,始终心系群众,尽其所能为民排忧解难。

  虽然是所里的老同志,但杨光鑫做什么事都劲头十足,积极参加总队的合唱团、体育锻炼,每年体测1200米都跑进前三名……他时常鼓励新警要多参加总队、派出所组织的各项活动,因为“做的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并且一旦去做了,就一定争取要做好。”

  以身作则胜于口头训诲,亲身示范树立榜样作用。杨光鑫不仅在工作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还充分发挥老民警的传、帮、带、教作用,热心地向新警传授公安工作的良好经验,提高新警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团队中形成了良性竞争氛围,使新警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