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德骅,男,1958年09月出生,中共党员,1981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普陀公安分局桃浦派出所第一责任区社区民警,他的社区管段是莲花公寓居委会、复地太阳城居委会、祥和星宇居委会。他的工作格言是“对事业要执着,对人生要追求,对社会要奉献,对祖国要热爱”。
陈德骅分管的莲花小区隶属普陀区桃浦镇,地处真北路汶水路,与嘉定、宝山区接壤。建于1995年,均为多层住宅楼。面积有1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居民2834户,8000余人,居民大多由于动拆迁被安置于此,小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有2230人,其中独居老人300多人,孤老19人。
在担任普陀区莲花公寓居民区社区民警的15年里,他时刻牢记着人民警察的宗旨和使命,诚心待民,真心为民。凭着他自己创造的“一二三四”工作法,数年来扎根社区,心系百姓,双脚踏遍千家门,一腔热情暖民心;他为警清廉,但却慷慨助人,点点滴滴平常事,彰显出了他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切实体现了共产党人“万事民为先”的理念,凭借其不凡的业绩,赢得了地方政府和小区居民的共同赞扬。他以社区为舞台,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警民一家亲”画面。2010年他荣获“中华孝亲敬老楷模”称号,他孝亲敬老的感人故事还被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人民公安报、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孤老的权利我会帮着维护
要不是被评为全国十佳“中华孝亲敬老楷模”,人们只知道陈德骅是普陀公安分局桃浦派出所的一位普通社区民警。然而,正是这位普通的民警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用自己的真心扶助着小区里的19位孤残老人。
张阿婆就是其中的一位。前不久,她在乘坐公交车时发生了一场意外,由于驾驶员猛然间踩了急刹车让
原本坐在座位上的阿婆飞了出去,造成了右肩膀粉碎性骨折,送到医院后医生立即为她动了手术,按了钢钉。
对于孤老而言,伤痛已难以忍受,更要命的是日常生活有谁来照顾。陈德骅考虑到自己与阿婆毕竟男女有别,平日洗脸、擦身等琐事都帮不上忙,于是,他找来了住家保姆来照顾老人。由于公交公司赔付给阿婆的钱款与请保姆的费用上还差3000元钱,于是,陈德骅自己掏钱垫上,固执的老人却认为这钱必须有公交公司出。陈德骅一边让老人拿着这3000元钱,一边安慰老人自己一定会帮她去争取利益的。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公交公司的电话就打来了,说张阿婆在他们那里闹事。挂上电话,陈德骅火速赶到了现场,只见阿婆躺倒在汽车下,不让公交车开动,还情绪激动地说:你们扎死我算了,反正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还借了民警的钱,还不知道这辈子还不还得上。陈德骅见状立即上前扶起老人,严肃地对她说:“阿婆,我跟你说过,你的权益我会帮着维护的,你这样干扰公交公司的正常工作是不对的,不要闹了,我们先回去吧。”谁的话都不信的阿婆单单就信这位普通的社区民警,因为阿婆知道,陈德骅的心中装得全都是他们这批孤老。
送走阿婆后,陈德骅转身与公交公司进行了交涉,说:我是这位阿婆的社区民警,你们家中也有老人,必须把良心放在中间处理这件事,如果这事处理不当,我是不会答应的。阿婆虽是孤老,但是我们整个莲花小区的居民都会为她撑腰的。经过无数次的谈判、交涉,张阿婆终于获得了24万元的赔偿款。那天一大清早,阿婆带了两包好烟,让人扛了一箱糖果来到了派出所,大声地对陈德骅说:为了我的事,辛苦你了,我来谢谢大家。当张阿婆把3000元钱准备还给他时,陈德骅却对她说:阿婆,您治病还需要很多的钱,我作为小辈表表心意也是应该的。“过年过节时,你都会买好多吃的、用的送给我们这些孤老,可没少化钱,你的老婆一定会怪你吧”阿婆不好意思地问陈德骅“没会的,阿婆你不知道我那老婆最了解我了,她知道我的钱都用在正道上,再放心不过了”。
最让陈德骅开心的是:伤愈后的张阿婆也戴起了红袖章。每天在莲花小区巡逻站岗,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她对大家说:趁我还看得清、走得动,我也要为自己的小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