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民对交通管理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交通事故处理方面,责任认定划分、赔偿数额多少及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等均涉及到群众的根本利益,稍有不慎,极易诱发各类不稳定因素,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事故审理科民警施向阳却能立足本职本岗,始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真正把“情”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切实通过一言一行的感化,一点一滴的释放,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首肯。自2009年10月踏上事故处理岗位以来,该民警共收到群众寄送的表扬信、锦旗28件,占到了该科室总量的31%。
面对使命职责不推脱,忘我投入勤履职
“工作不推诿、做事不马虎”,施向阳常常这样要求自己,并一以贯之地努力践行:遇辖区内发生重大的交通逃逸事故,他能够第一时间出现在事故现场,从最初的调查取证、到后续的跨省追逃,始终冲锋在前,事必躬亲;看到科里遇上棘手、难缠的工作,他总是主动请缨,勇挑重担,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获知同事在工作上有困难,他更是挺身而出,主动关心,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和支撑。所以,晚上挑灯夜战对施向阳来说,几乎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尤其在发生交通逃逸事故后,白天要忙着走访调查案件,晚上还要挤出时间处理积存的事故,有时甚至连续多日吃住在单位,把全部精力扑在了工作上,无暇照顾自己的家人。2010年12月23日上午,施向阳的妻子因糖尿病需进行肝细胞移植手术,恰巧当天辖区内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事故。当他准备护送妻子进入手术室时,接到了单位“快速回队”的指令。充满愧疚的施向阳简单嘱托护工几句后,便迅速投入到案件侦破工作中,直到第二天下午嫌疑人到案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妻子的病榻旁。
面对群众期盼不离弃,主动换位践宗旨
不管是事故的受害方,还是事故的肇事方,施向阳能够始终主动地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站在群众的立场去看问题,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办,把群众的亲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认真负责,积极履职,最大程度捍卫群众的根本利益。2011年4月5日10时许,浦东东明地区金橘小区内发生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事故造成该小区居民姜某不幸死亡。但由于现场无遗留痕迹、无目击证人、无视频监控,使该案的侦破工作陷入僵局。家属面对事实虽激动,但很无奈,对于交警能否破案更是不抱任何希望。但作为该案的承办民警,施向阳在看到家属的悲痛和无奈后,心中默许要给家属一个交代。此后的施向阳从小区周边道路监控设施入手,一连4晚蹲点东明路派出所监控室,调阅分析事发前后进出小区及周边可疑车辆。最终,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成功锁定一辆牌号为鲁Q的嫌疑车辆,并抓获了肇事人员沈某(男,28岁,鲁籍)。4月17日,当民警通知死者家属案件成功告破时,家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案件虽然告破了,可“多事”的施向阳并没有沉浸在破案的喜悦中,反而只身3次到看守所探视沈付启,关心他的生活起居,并循循善诱的进行开化教导,减轻他的思想压力。沈付启的家人获知后,心中充满了对施向阳的敬意和谢意。
面对百姓疾苦不麻木,化解矛盾解民忧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执法为民”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排忧解难”更是我们的传统和本色。每当办事群众遇到困难,热心的施向阳始终本着“态度好一点、工作细一点、方法多一点”的指导原则,动足脑筋,想尽办法,最大限度地为民解忧,使群众真正感受到民警的真诚和真情。2010年4月15日中午,忙了一上午的施向阳准备吃午饭时,一名焦急的中年妇女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经询问后得知:其父亲曹某上午被一辆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撞倒受伤,现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但高昂的手术费和住院费,使家境本不富裕的曹某一家犯了难。万般无奈之下,家属只能向承办民警施向阳求助。饥肠辘辘的施向阳来不及吃饭,又回到了办公室伏案查阅案件。在掌握事故基本事实的情况下,施向阳第一时间找到了肇事车主蒲某,协商先行垫付医药费的相关事宜。但蒲某声称没有经济能力,且拒绝承担所有赔偿费用。于是,施向阳根据蒲某提供的单位信息,辗转多地终于找到了其单位的负责人,并详细介绍了该起事故的情况。最终,在施向阳的不懈努力下,蒲某单位同意为其先行垫付相关费用。晚上20时许,忙了一整天的施向阳晚饭也顾不上吃,直接将医疗费送到了老人的家属手中。
面对市民诉求不冷漠,热情服务暖民心
事故调解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如果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会造成矛盾久拖不决、当事人投诉上访等问题。因此,施向阳在调解工作伊始,必会主动约请事故双方当事人,耐心、细致告知事故处理的工作流程,消除当事人心中的顾虑和疑问。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办事群众,施向阳还专门制作、发放了警民联系卡,全天候为市民提供案件审理、法律咨询等服务。此外,针对“黄牛”以办理伤残证明为由,骗取伤者钱财的情况,施向阳根据现行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如实向伤者提出是否进行伤残鉴定的建议,并主动提供办理医院、需出具的申办材料、审批流程等信息,防止市民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