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平安先锋事迹
郝朝勋 浦东分局罗山新村派出所巡逻民警
发稿日期:2011年11月02日    
 

image

image

  郝朝勋,男,39岁,中共党员,大学毕业,2007年专业参加公安工作,现任罗山新村派出所巡逻警长、夜巡社保带班警长。曾1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个人嘉奖。

  在罗山新村派出所,郝朝勋还有一个名字——“警营许三多”。大伙说他认真、有韧劲、认死理;做起事来“不到黄河心不死”,像极了电视里的“许三多”。

  而这位“许三多”也着实做了许多“常人”所“不为”的事:他“一人任三职”,常常24小时连轴转,平均每天最多睡四五个小时;为了抓几个“油耗子”,他锲而不舍地跟了好几个月,最后还在绿化带里蹲守了好几宿;第一次“护博行动”中,他所抓的吸毒人员数量相当于全所的3/4……提起他,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当然更多人会翘起大拇指。

  做事不分上、下班,只为“老百姓的信任”

  “警营许三多”也是来自军营。郝朝勋2007年12月从海军支援舰二支队转业从警;开始时分在治安岗位,后来因为社区人手缺,又转到了社区。虽然是“半路从警”,但这位有点“特”的社区民警,却给居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在那里呢?方方面面,首当其冲的是他作事的风格:郝朝勋这位社区民警是不分上、下班的;有时候居民半夜打电话,他也马上就来。——段里的一对老夫妇现在都还记得他的“好”,那么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他硬是做进了老人心坎儿里。

  事情不过源起于一个小区棋牌室,老夫妇住二楼,一楼被人租了、开了间棋牌室,规模不大,但也弄得很晚,老人晚上有9点半睡觉的习惯,睡眠质量又不好,对噪音特敏感,一来二去就苦不堪言了。开始时是打110,但棋牌室在警察前脚走后脚就继续,也拿它没办法。110打得多了,郝朝勋就关注到这里,主动上门了解;他一来,老夫妇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苦水倒了一堆。

  小区棋牌室不是公安管辖范围,管起来没抓手,郝朝勋本来可以简单提醒一下了事的,可他并不这样想;居民住得安心、顺心是他的心愿,老夫妇的烦恼让他揪心,于是,这个棋牌室就被他“盯”上了。经过他的再三工作,老夫妇的烦心事彻底解决了,事虽不大,郝朝勋却不辞辛苦折腾了好几个月。想起这个为了自己的小事不分白天黑夜、一趟趟跑的警察,两位老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当然,最开心的还是郝朝勋。“谁叫老百姓信任你呢?”每说这话时,他脸上都绽开笑纹,有了这份信任他做起事来踏实,为了这份信任他多做些也甘愿。所以,虽然只在小区待了一年半,小区里很多人都记住了他,每到逢年过节总有人给他发来短信、表达祝福。

  不到黄河心不死”,做出了响当当的成绩

  到了巡逻岗位后,郝朝勋“认死理”的个性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了;于是,便又有了一位有点“特”的巡逻民警。

  虽是“半路出家”,可郝朝勋“钻”得很,没过多久就摸到了门道,打击起街面犯罪来也越做越顺、战绩越来越好。进入“世博年”,所里警力吃紧,他更是“一人任三职”:监控专管民警、巡逻警长和夜巡社保带队警长;这几个岗位有的是日勤、有的是夜勤、有的不分昼夜,所以他忙起来经常24小时连轴转,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他是怎么休息的。可是,他的战绩却是响当当、有目共睹的。

  第一次“护博行动”期间,罗山所吸毒对象的打击数字是40余名,而郝朝勋“名下”的就有30几个。今年他破获盗窃机动车柴油案,查破以赠送“世博皮鞋”为饵专骗老年人财物的案……为了锁定嫌疑车,他可以在必经路线的绿化带里趴几个晚上,直到确定有柴油味的那辆;为了在微乎其微的线索中查出端倪,他可以不吃不喝地盯着监控录像看6个多小时,比对一遍又一遍。

  “不到黄河心不死”,或许有些傻气;但,更有力量!

  疑难面前“灵光一现”,肯苦干更会巧干

  郝朝勋并不“傻”;他办起案来的“灵光一现”常常超乎大伙的想象。今年的一个“两抢”案子,他办得跟拍电影似的,现在都还被人津津乐道。

  5月份,顾某纠集了7名男子,闯入其前妻的公司,以暴力手段威胁员工打开保险箱,抢走40000元现金及手机等财物,后顾某前妻报案。郝朝勋加入了专案组。这案子一天不破他心里就不踏实,带社保夜巡时,心里总琢磨着这事,突然想到社保队里有个人胆大、心细、敢讲话,一个大胆想法便在他脑海中形成了。他让这个队员给顾某发短信,称是其多年未见的大哥,想跟他叙叙旧。早掌握了顾某社会关系多,不一定全能记住,反正是碰运气;也不知道他啥时候开机,权做“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竟歪打正着了。顾某隔三差五会打开手机、收收消息,这条消息想来让他踌躇了好久,但最终他还是回了。开始时的“口气”很疑惑,也很冷淡,郝朝勋就让社保队员趁热打铁,一个电话打过去,跟他天南地北地聊,真让他对这位“大哥”将信将疑了,还告诉“大哥”几天后要回上海一趟,有空联系。最终另顾某“自投罗网”。

  无数回的“撞上”,跟破案结了缘

  做巡逻、打击街面违法犯罪行为久了,郝朝勋像是跟破案结了缘,好几次案子就是被他“撞上”的。

  像抓获盗窃街面门店团伙的那次,就是这样。这个团伙喜欢流窜作案,分工明确,配合娴熟,打一枪换一地方,着实为祸不小。可7月下旬的一天,活该是他们倒霉,居然选中了浦东大道德平路口。这里的街面门店不少,可也是郝朝勋带社保夜巡时的一个重点,不但巡得多,而且看得细。半夜12点,郝朝勋带人巡到这里,细心的他一眼就看到两个瘦小的身影隐在昏暗处,刚说要检查,两人撒腿就跑;哪能跑得了他,很快就束手就擒了。他们4个原来是个盗窃街面门面店团伙,专擅流动作案,前一天晚上周浦地区有十几家门店被盗,上网比对被盗物品,马上就对上了!幸亏被郝朝勋“撞上”得及时,他们还没来得及销赃呢。

  一次郝朝勋带人去浦西的一个宾馆守伏诈骗对象,对象迟迟不出现,他“等着无聊,就随便走到宾馆门口看看”,一看就看到两个形迹可疑的新疆人,再仔细看,不久又一个抱小孩的妇女走了过来,裤子兜里鼓鼓的——这点小伎俩早被郝朝勋看透了——等她走到两个新疆人面前,想把裤兜里的东西(是部手机)掏出来时,便一把被郝朝勋抓住了。两个新疆人还想上来“教训”这个爱管闲事的“小个子”,被他带的社保几下就控制住了。后来,郝朝勋不但将诈骗对象成功抓获,还为兄弟单位“送”了一个扒窃团伙。“名声”都传到兄弟单位去了。

  能“撞上”真的是巧合吗?这可能是缘分,但更多的是他对巡逻工作的爱。郝朝勋出门总是带个包,包里催泪瓦斯、警棍等一应俱全,连照相机都有,从发现、抓捕到取证“一条龙”都齐了;而且不只是硬件,他脑海里也时刻做好了发现与打击的准备,在日常工作中他尽可能多听、多看、多总结,虽然做巡逻工作的时间不长,可现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对象从他的视线下掠过,总能被他看个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