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平安先锋事迹
胡继兰 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林八村专职人民调解员
发稿日期:2011年11月02日    
 

  image

  胡继兰是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林八村的专职人民调解员,自年初担任人民调解员以来,她凭着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热爱,凭着对居民的一片赤诚,用满腔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尽心尽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成功调解居民矛盾52起,群众满意率达100%,她用细心、耐心和真心赢得了小区居民的肯定和支持。大家都说:“有问题就找胡阿姨,她是我们身边的柏万青。”

  勤学习,善运用,努力成为调解能手

  宝林八村是一个有着99个楼道、1668户的大规模老小区,小区地域广、分布散、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居民之间时常发生一些摩擦矛盾,给胡继兰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担任调解员时间不长,但是退休前她曾担任过小区党支部书记,又是本小区居民,凭着对小区工作和居民的熟悉了解,她出色地适应了新岗位。胡继兰深知调解工作是琐碎、繁杂而又具体的,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为此,从担任调解员的第一天起,她就给自己定下了几条规矩:每年必须认真学习几部与调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必须做到善于请教、不懂就问、多做学生。她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和日常休息时间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一年来所学内容包括宪法、行政法、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合同法等民事、刑事法律知识。一年来她运用所学法律知识,热情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宣传法律法规,并配合街道司法所、居委会为居民举办普法讲座,收到群众的广泛欢迎。经过长期的努力学习,她对法律知识的运用日渐熟练,调解水平大幅提升。

  讲原则,重细节,全力化解突出矛盾

  对于小区的一些突出矛盾,胡继兰总是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化解矛盾。今年6月,小区发生了一楼天井私建墓地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随后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转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概因67号104室居民陈某,因家庭问题和邻里矛盾把父母的骨灰盒放在自己家的天井里,并竖立了牌位,引起了楼上居民的职责和不满。为了妥善处理这一颇为棘手的问题,胡继兰认真研究了《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前后18次上门做陈某的思想工作,严格依照条例劝其主动将骨灰盒搬离小区,耐心细致地帮他分析事情的利害关系。她主动联系街道民政科、区殡葬所等有关部门,多次与居委会、街道民政科、司法所、区殡葬所、社区民警、物业等一起协调此事,并及时将协调会结果告知楼内居民,做好楼内居民思想工作。由于陈祥雄一直拖着不搬,她千方百计想办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进一步将工作做细,在端午节特意包了粽子、买了咸蛋送到他家,时不时地关心她的生活,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感化了陈陈某,在他把骨灰盒搬出家的那天,胡继兰还亲自买了鲜花送去慰问。事后胡继兰又请物业公司帮他把天井的围墙粉饰好,解决了楼上居民心中的疙瘩。

  不怕烦,不怕累,耐心当好“老娘舅”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小区里家庭和邻里矛盾是最多的,劝劝这家、拉拉那家,几乎成了胡继兰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但是她从不怕麻烦,只要居民有所求,她二话不说,立马赶到,细心聆听,细致解决。有一次,52号一居民周某到居委,哭诉家中婆婆对她说了很多难听话,起因是周的儿子听婆婆与他人谈起婆媳关系,说了些不该讲的话,他便转述给了周。周是直脾气,委屈之下,当场就和婆婆吵了起来。胡继兰耐心听周亚凤满腹的牢骚和怨言,不住劝说周亚凤,不要因为偏听偏信而破坏了她一贯为维护婆媳关系做出的努力,尤其是对长辈要多体谅多着想。由于周某怕丈夫知道此事,不愿上门调解,胡继兰便借用居委会工作室做了周某两天的思想工作。经过开导,周某和婆婆又恢复了往日和睦的关系。

  尽管调解工作经常是吃力不讨好,有时会让别人误会,甚至遭到别人的嘲讽,但她从不计较,用胡继兰的话说:“调解是一种责任,我愿用真诚的付出换来更多家庭的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