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平安先锋事迹
高峰 普陀分局交警支队二中队民警
发稿日期:2011年07月20日    
 

image

image

image

  高峰,男,27岁,中共党员,2009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普陀分局交警支队二中队民警,该民警作为中队标准示范岗民警在武宁路沿线岗位执勤。在岗位上,高峰以其独创的排堵疏导管理防范,为武宁路文明示范路的创建工作立下赫赫战功,多次受到总队、支队领导的赞扬。在工作中,高峰始终贯彻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多次收到群众来信、来电的表扬。去年世博期间,高峰同志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被评为交警总队“烈日交警”。

  高峰同志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一开始就以其超出一般年轻人的缜密、踏实、稳妥的工作态度获得中队领导的首肯,将其安排在中队关键要塞中山、武宁路口管理。中山、武宁是本市交通流量最高、排堵疏导难度最大的路口之一:其南北向的武宁路不仅是直接联接沪宁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区的主动脉,而且也是普陀区乃至嘉定、宝山诸多超大型居住社区通向市中心城区的主要通道;东西向的中山北路在该路口有2对4个高架道路上下匝道,而且这4个匝道离路口停车线距离均不足30米,高架道路无论哪个方向的,哪怕是短时的拥堵都会立即影响到路口,引起四个进口的交通混乱,所以中山北路地面道路不仅本来就交通流量饱和,还需时刻待命成为高架道路的分流通道。高峰同志上岗后一方面积极取经,向中队“老师傅”、“老法师”讨教路口管理的妙招,另一方面挥洒热情,在路口管理的工作法上求新、求变、求突破。世博期间,民警“一看,二跑、三拦停”的工作法,有效遏制中山、武宁路口车辆滞留路口的违法行为,确保了道路畅通、有序。

  作为中山、武宁路口示范岗民警,高峰面对排堵压力巨大的路口,该同志没有被压力所吓倒,以初生牛犊之势在管理中针对早晚高峰交通流特点,积极做好路口管理,确保“四角清”。高峰同志规范的手势动作,饱满的精神状态,多次被总队、支队表扬,并称其为“示范楷模”。中山、武宁路口车流量高、路幅宽广,高峰每天折返于往来于路口四周,一天下来比打一整场篮球赛的运动量还大,高峰始终保持苍劲有力的动作手势,标准的转体动作。夏季高温期间,中山、武宁路口上有内环高架遮挡,热气无法循环散开,形成一个天然的大烤箱,对面高温、废气的双重折磨,高峰的警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泛着点点盐渍,手臂被晒得蜕皮;冬季低温期间,路口寒风凛冽,遇上雨雪天,寒气从鞋底冒起,一个高峰站下来,人被冻得鼻子、双耳通红,小伙子憨直地表示,酷暑严寒都是他对成长的历练。高峰的示范楷模形象甚至还传到了千里之外的吉林省。去年的10月28日下午,吉林省公安厅交通总队领导亲自点名到中山、武宁路口观摩高峰的执法情况,并当场竖起拇指,对高峰的工作予以肯定。

  对于路口管理,高峰认为,要管理好路口的交通秩序自己的工作经验尚浅,但勤能补拙,熟能生巧。高峰从勤字入手,独辟蹊径,首创“一看,二跑、三拦停”的工作法。一是勤于观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于路口四周的情况进行及时掌握,随机应变。二是勤于跑位,对于路口一旦出现违法行为的苗头,要及时上前指出纠正,免于违法出现而影响周边车辆通行。三是勤于纠违,对于路口的车辆的违法行为,要适时适地的纠正,将交通违法行为对路口的影响降至最低。高峰工作法一经推出,效果就极为突出,中山、武宁路口的“肠梗阻”现象明显改观,高峰工作法还作为中队的精品案例,在全中队上下广为推行。

  高峰在示范岗执勤,早晚二头班时间跨度长,基本上每天都要早上6点出门,晚上8点多才能到家。高峰的妻子已经怀孕7个月,但是民警毫无怨言地参加中队组织的各项工作,主动加班加点,做好交通管理工作。他那句“选择从警就是选择奉献”,虽不见豪言壮语,但是朴实无华的字句却显现出了高峰最真实的一面。

  身为80后的高峰身上丝毫不见年轻人的浮躁、自满的性格,却是以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不平凡的乐章,展现出新时代年轻人的冲劲,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