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楠,男,1981年9月出生,本科文化程度。2006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青浦交警支队二中队东门警组警长。执勤岗位为市级示范标准岗公园外青松路口高峰岗。
公园路外青松公路路口是进出青浦城区的重要路口,主干道的车流量大,附近有区政府大楼、行政服务中心、区电视台、工商信息学校等单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路口敏感性高、管理难度大。潘楠同志时刻以“平和、理性、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要求自己,立足青浦的门户岗位与主要枢纽,始终坚持执法热情,手势标准,勤奋管理,得到上级领导肯定和人民群众认可。在警组管理上,潘楠落实以“每人一法、每周一悟、每旬一训、每月一访、每季一评”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举措,不断提升警组民警的执法水平和思想整治素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将路口打造成青年民警展示自我风采的青春舞台,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今年东门警组相关业务指标位列中队各警组首位,辖区宣传工作覆盖率为100%,群众对民警路口执勤满意度达到92%。他所归纳总结的路口交通执勤“一笑二早三注重”工作法被上海公安交警执勤执法案例汇编收录向全市交警推广。为改善道路高峰拥堵情况,潘楠同志积极走访周边社区和单位,了解他们日常上班作息时间,同时通过路口悬挂交通宣传横幅、设置交通安全版画、组织青年志愿者路口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社会各界路口观摩等活动,让过往的行人驾驶员和群众能感受到交通安全宣传氛围,结合民警规范执法形象,打造青浦交警又一品牌名片。
“三我”活动刚开始的时候,他就已经提出了“设立三我网上专栏加强交流”、“设立三我各网站主页滚动条”、“设立三我专管员”等意见建议,为本单位“三我”活动民警之间的交流、积极性的提高、意见建议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初期的“三我”活动实施的好的意见建议,使得各类意见建议能够影响到其他辖区内的同类问题。
他在平时工作中积极与过往群众交流,利用“五进”机会与周边居民沟通,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一些民生问题、热点问题,以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为自己“三我”活动开展的主方向。比如他发现在节日期间青浦城区停车难,过往司机对于哪里有停车点、哪里可以停车的疑问比较集中,于是他经过对于问题的深入了解,提出了“关于节假日期间制作“临时停放点”示意图的建议”以及“青浦城区某几个区域增设停车点的建议”,被支队采纳并且取得一定成效。又比如2011年2月21日,潘楠迅速反应,利用他在岗亭里设置的“爱民角”内的灭火器,成功铺面了岗亭边“正新”烧烤店的一起可能引起恶性事件的火灾,把火灾扼杀在萌芽状态的同时,成功救出一名被火苗包围的店员。他利用这个经历,向支队提出了“关于各执勤岗亭加配灭火器材的建议”并且被支队重视并且采纳。
今年4月7日,上海法治报交通安全周刊在头版刊载了题为《四个待转区一上岗路口变得井然有序驾车者称这是最长的左转弯待转区》的新闻报道。报道中提到了潘楠为根治漕盈路盈港路路口车辆抢道、变道、抢红灯等违法现象,利用休息时间实地观察,并通过“三我”活动提出四个路口增设左转待转区,延长信号灯时间的建议。建议引起支队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支队政委携相关部门同志多次实地查看并积极协调予以落实,路口交通秩序也因为这一举措得到了明显改善,潘楠同志的建议因此获得总队第一季度优秀“三我”活动建议的提名,其本人也作为全市一线民警代表在市局“三我”活动推进会上做交流发言。一时间,“最长待转区”在支队内部名气大响,激励着民警们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掀起了“三我”活动的又一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