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媒体关注
记者跟随80后社区民警走家串户
发稿日期:2011年09月07日    编辑:徐进 薛健聪
 

    由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联合举办的“青年记者进警营·携手共建平安城”主题活动昨

天举行。本报记者走进长宁区新华路派出所,跟随80后社区民警夏一非,当了一名充实的社

区民警,体验了其中甘苦,深深感到一线民警的工作不易。

 

  夏一非是新华路新华社区的知名人物,帅气、口才好,是个学过心理学的人民警察。老

人把他当成自家小囡,青年把他当成自家兄弟,在第二届上海“平安卫士”评选活动中他是

“平安先锋”。

 

  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昨天下午2点,记者来到新华路派出所见到了夏一非,他告诉记者,随着人户分离现象

的普遍出现,社区治安的问题变得更具挑战,于是他将自己个人的联系方式公开,更好地贴

近群众和服务群众。从今年上半年的治安排查情况上分析,其所管理的社区治安形势良好,

未发生入民宅盗窃等重大案件。针对今年4月新华路部分里弄非机动车盗窃案频发的情况,

他积极联系了物业和街道,在相关路段增加了照明灯和监控探头。对于有居民提出的小区群

租扰民的问题,他也及时查访,对小区中6户租赁户进行了行政处罚,并约见房东敦促其加

强租赁房屋的日常管理。

 

  1530分许,夏一非和新华路派出所的领导一同前往辖区内的一户在逃嫌犯的家中,在

关心她们生活起居的同时,向她们宣讲最新的追逃举措“清网行动”的相关从宽处理的政策。

1550分许,记者又与夏一非一同参与了新世纪小学的护送放学任务。

 

  居民眼中的“自己人”

 

  1720分,记者又与夏一非为社区巡逻而准备着。“巡逻要带着装备,电台、催泪瓦斯、

伸缩警棍、手铐和手电,缺一不可。”他拿出巡逻装备让记者试了下,“我们这些装备都印

有警徽,所以一定要看管好。”

 

  走在巡逻路上,不少相熟的居民都过来打招呼,有人喊他“小夏”,有人喊他“夏哥”,

从这些称呼中能感觉到居民早已把他当作了自己人。他向记者介绍起了工作经验:“社区民

警和社区居民的关系一定要好,千万不能有架子。大家能把问题及时反映给我们,我们争取

及时解决,社区就能和谐稳定了。”

 

  没有特警持枪荷弹的威风凛凛,没有刑警神速破案的雷厉风行,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接

触最多的可能就是社区中琐碎的纠纷。夏一非觉得,成熟的警察体系应该是警种分工明确和

警员各司其职,小社区安全是大社会安全的基础,自己的职责便是将琐碎的小事化解于无形,

将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