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媒体关注
不眠的“平安卫士”
稿源:新华社 编辑:罗争光
 

  ——记者亲历上海民警夜班巡逻

  岗前训示、晚上11点上岗、街面定点设卡、居民小区巡逻、夜间接警和处理、定点签到……直至第二天早上7点换岗。这便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守夜人”——夜班巡逻民警的工作日程。当人们熟睡的时候,不眠的平安卫士们,像夜鹰一般守护着城市的安宁。

  斯江兰便是其中之一。

  6日晚10点,记者来到上海市虹口公安分局曲阳路派出所,跟随当晚值班的副警长斯江兰,进行辖区内夜班巡逻。斯江兰原是海军某部营长,5年前转业,成为一名普通民警。上岗前,他告诉记者,自己家住上海宝山区,和平时一样,刚刚乘坐公交车前来上班。

  晚上11点,斯江兰和搭档黄耀兵参加完岗前训示准时出发,前往玉田路东体育会路路口设卡执勤。“设卡执勤的点不是固定的,主要是选一些案件多发的街口,一来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二来可以盘查一些可疑人员和车辆。”斯江兰说着,拦下一辆摩托车,请骑车男子出示证件,将其姓名输入随身携带的手持“警综平台”仪器,对方的姓名和车辆牌照信息马上显示出来。核对无误且没有发现违规记录后,斯江兰将证件交还对方并致谢放行。

  45分钟后,斯江兰和黄耀兵开始驱车前往责任区内相关酒店,抽查消防隐患。他不仅查看了该酒店的火灾监控仪器,还仔细询问值班人员基本的消防预防和应对知识,出门再叮嘱一句“夜班尤其要当心”。

  临近年底,街面盗窃和小区入室盗窃易发,夜间巡逻需要格外留心。斯江兰和黄耀兵陆续前往高架桥下、停车场等车辆盗窃多发地段查看,并通过警用电台,请监控室加强相关路段监控。在曲阳路某小区,两名民警首先绕着部分楼房巡视,谨防夜间入室盗窃;然后打开手电筒,检查停在小区内的私家车有无异常。黄耀兵告诉记者,前一日凌晨该小区有3辆私家车玻璃被敲碎,“窃贼主要是看车内的东西,如果车主多留个心眼,贵重物品、皮包之类的不要留在车上,就会降低遭窃风险。”

  7日凌晨2点,记者回到派出所监控室了解监控情况。2点20分许,监控室接到虹口公安分局欧阳路派出所通报,有3名可疑男子骑一辆大功率摩托车出现在该区大连西路东体育会路附近小区外。

  曲阳路派出所巡警队副队长刘迅镝立即下令,调用该地段监控摄像头进行观察,随即下达出警指令。民警分3路驱车前往现场抓捕。在前方指挥和后方监控的配合下,仅6分钟,窜逃的1名男子即被擒获。民警从被抓男子身上和所骑的摩托车上当场查获6件盗车工具和1瓶汽油。

  刘迅镝告诉记者:“近年来,城市街面和居民小区加装监控设备,有效提高了民警的紧急处置效率,也震慑了一些企图作案的不良分子。”

  据悉,从2000年开始,上海开始尝试启动“网格化街面巡逻”机制,对辖区街面实施24小时全天候巡逻,并在派出所建立专职巡逻队伍,逐渐形成一个拥有各警种近万名警力、覆盖全上海的防范控制网,使得上海出警速度加快,街面治安状况显著改善。

  凌晨3点30分许,斯江兰和几名民警回到派出所留好出警记录,再次出发巡逻。“换个地点再设卡。然后加紧居民小区的巡逻,这个时段是小区砸车盗窃和入室盗窃高发时段,必须十分警惕。”斯江兰给自己鼓鼓劲说,“到早上7点换班前,还得睁大眼睛盯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