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已出梅,但进入盛夏的申城依然闷热难挡。尤其是驾车行船奋战在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转运一线的环卫员工,整天感觉像在洗桑拿浴,挥洒不去的汗珠将工作服浸润得全是盐花。然而,汽运处医废收运中心的何贤中说:“一股股热浪席卷而来,但无论是医废收运驾驶员还是车辆维修工都坚守岗位,保证2445家医疗机构的废弃物安全快捷转运到嘉定焚烧基地及时处置。”
上岗准时下班没准头。承担全市70%生活垃圾转运任务的环境实业物流公司,在打响双高战役这半个月里,一线作业员工既要冒受高温炙烤,又要应对雷暴雨袭击,每天都要作业到午夜才能下班休息。7月6日雷鸣电闪暴雨倾盆中,在蕰藻浜集运基地作业的环境物流三分公司员工一直坚守到次日清晨4点。当班经理说,这是因为静安区环卫局最后一辆集卡车此刻才姗姗驶进码头,“坐在桥吊小车上的司机一句怨言也没有,但是我们能理解他的心情有多焦虑”。然而为了保证城市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这些劳务工们虽下班没准头,第二天依然准时上岗。为了让员工休息好,物流公司现已供桥吊司机休息纳凉的葡萄过道上添置桌椅,并加设遮阳布,高温慰问品发放到每位员工手中。而远离市区的老港填埋场只要下场暴雨狭窄的车道就会被淹没上老半天,迫使短驳车辆只得依次小心翼翼尾随着前行,因而牵制了装卸码头的作业效率,影响了船舶周转速度。经与环境集团沟通协调,对方现已允诺尽快调整其经营的老港四期填埋场卸料平台位置,通过缩短行车距离来减轻雨天道路严重堵塞现象。为确保安全生产,环境实业老港公司组织应急人员24小时值班,定时到现场监测水位,确保不出现铺垫在道路上的钢板有飘移情况。道检组员工每逢雨天就悉数在各弯道处协调,冒雨指挥车辆安全行驶。目前,环境实业公司每天转运处置的生活垃圾已近万吨,不包括三千余吨的污水粪便和1500吨左右的污水厂污泥。
围追堵截厮杀绿萍。水域环境公司5月5日起在黄浦江、苏州河上游围追堵截试图随潮涌入下游的绿萍,而且6月中下旬起打捞量突飞猛增,较前阶段平均日产量增长近10倍。主要原因是接连不断的暴雨造成江水上涨,给随波逐流的绿萍有了顺势而下的机会。不仅黄浦江上游大量绿萍经淀浦河进入市管水域,而且很少见有浮萍的长江,因上游浏河开闸排污频率而致下游的陈行水库取水口汇聚起大量绿萍。城投原水公司长江厂员工说,为不让5根取水管四周的浮萍进入水库,单6月12日就组织力量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紧急打捞。水域环境公司的保洁人员更是大动干戈,采取多项应对措施。经实地踏勘,当时市管水域江面上的绿萍已呈现扩张蔓延态势,而作为源头的淀浦河流域内相关整治作业力量又不足。为此,水域环境公司在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市区协作、上下联动共同维护好支流河道及黄浦江市管水域市容环境质量建议的同时,加大作业力度减轻绿萍影响。一是增派作业船,加大淀浦河口水域拦截整治绿萍力度。二是启用应急备用船舶,增加市管水域航扫和巡回打捞次数。三是延长作业时间,加强沿线滩涂、拦截点及船舶码头夹档处的定点打捞保洁。四是加强与淀浦河等闸所沟通,建议适当调整闸门开启高度来控制绿萍下泄量,减轻下游作业压力。
钻在滚烫车身下维修。医废收运中心5名维修工,每天要保证65辆收运车的安全运行。自7月1日打响战双高第一炮以来,他们一早要检修车辆以保证安全行车。但即使如此用心,天天奔波在骄阳似火路途上的收运车还是免不了遇上各类故障。一旦有车抛锚,检修工就要迅速赶去抢修。在技术保障部现场,可以看到一位维修工正蜷缩在一辆东风重卡车厢下修理,而车壳烫得像烤箱,手一碰就会下意识地缩回来。“这辆收运车的空调坏了,驾驶室温度降不下来,刚才测了一下有43℃。”
这位叫陈沛赟的维修工边拿着电笔逐一检查电路,边说最怕空压机出问题,因为更换大件要等上一两天才行。幸好半个多小时问题根源找到了。换上新配件,驾驶员试了试,说“行了”。据维修组长黄荣钧介绍,由于检修场地有限,即使像这样能开回来的车辆检修也得在露天作业。正说着,一辆故障车又开回场里,而陈沛赟才拿起水杯打算喝口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