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划、建设、运营各环节通盘筹划污水厂污泥处理的可持续运营对策,既要保证污水厂安全运行和达标排放,又要注重清洁作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按照城投公司总经理孔庆伟的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排水公司、环境实业公司、城投污水处理公司和阳晨投资公司等相关单位已着眼长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争较短时间内完善污泥应急处置方案,齐心协力缓解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瓶颈和能力不匹配的严峻局面。
污泥深度脱水工程干瞪眼。谁也没有想到,可将污水厂污泥含水率降至60%的白龙港污泥深度脱水应急工程,在一个月前达到满负荷运行状态后,换来的竟会是一个等米下锅的结局。由于当地村民在必经之路阻拦运输污泥的车队通过,中心城区7家中小污水厂和日处理污水能力在170万吨的竹园一厂,每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无法进入白龙港厂,致使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污泥深度脱水工程无法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而原先这些污水厂污泥的老港填埋场因污泥暂存库告罄,从7月起已不再接受含水率在80%的污泥。然而,此时的污水处理厂正值水量处理的年度最高峰,污泥产出量也在常年平均量之上。
十八般应对措施几近用绝。7月16日前后,城投污水处理公司所属各基层厂家先后接到控制外运脱水污泥的通知,并注明“具体恢复时间未定”。这意味着各污水厂“吃得进排不清”,若处置不当,将导致污水厂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出水水质超标等后果。在总公司紧急协调下,相关运行单位迅速推出应对措施。一是提高出水水质及过程参数的预警级别,确保达标排放。二是召开污泥外运紧急会议,根据各污水厂具体情况落实“藏泥”措施,通过运行优化尽量减少污泥排放,有条件存储污泥的污水厂,提前采取厂内应急储存。如曲阳厂接到污泥出路可能受限通报后立即优化调控排泥工艺,尽量在不动用临储设施情况下维持好正常生产秩序。三是健全联动机制,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水工程运营单位与运输处置单位紧密衔接,遇有可能即组织污泥外运处理。
多方协调破解污泥出路瓶颈。经沈骏副市长和市政府相关委办局协调,城投总公司已开始实施有效缓解中心城区污水厂污泥出路难矛盾的应急方案。一是在争取获得高科西路、人民塘路、向阳南路等沿线单位和借道的林克司公司支持下,启用污泥应急运输临时线路,使运输中心城区污水厂污泥的车队能够顺利抵达白龙港厂。二是确定龙东支路为污泥运输的最终必经道路,配合浦东新区做好沿线居民工作和加紧修复坏损严重的龙东支路,力争在8月20日交付使用。三是研究推进全市污水厂的污泥处置总体规划,通过续建一批污泥应急暂存库等处理设施,解决污泥处理设施与产生量不匹配的矛盾。经各方协调,7月28日上午起,进入白龙港污泥深度脱水工程的临时道路(高科东路-向阳路-白龙港污泥工程)已经开通,环境实业公司第一时间根据道路管理要求及时调整运输车辆吨位,基本解决了中心城区部分污水厂污泥出路问题,而且受台风“苏拉”、“达维”影响的四天里仍水陆运输污泥4043吨。承建白龙港污泥深度脱水工程的排水公司,紧急动员加班加点,力求最大化发挥深度脱水工程效益,并做到调试、运行、整改三同步,确保相关污水厂正常运行。石洞口、竹园一厂等地处城市边缘、周边居民较少的污水厂,千方百计在厂区挖掘污泥临时堆放潜力,委托运营的竹园二厂争取业主方支持借地堆泥,努力为其它污水厂污泥出路畅通腾出空间(截止发稿,竹园一厂、石洞口污水厂和竹园二厂堆置在厂内的脱水污泥已达到6000吨)。目前,处理量占据全市75%的城投各家污水厂始终都做到出水达标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