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 页 >> 信息动态 >>媒体摘要
黄浦江底,盾构不断推进 走访最深处达地下55米的长江西路隧道工地
作者:晏秋秋     时间:2012年1月28日 12:15

  咸肉、土豆、豆干,汤……昨天,来自河南的建筑工小耿,香喷喷地吃着年初五的午饭。不同的是,小耿是在黄浦江底,吃这顿午饭。和小耿一起,还有一个30多人的“隧道股份”工作团队。由于盾构推进不能停机,因此最深处达地下55米的长江西路隧道工地,成为春节期间上海市为数不多坚持施工的重大工程工地。

  特殊的工地

  这真是一个特殊的工地。从浦东的隧道口步入,地势一路向下,而环境渐黑。行至百米后,已完全依靠灯光照明。隧道两侧,满是拼装好的管片,下方则在建一条消防通道。从入口至盾构推进处,需步行数百米。越往里走,温度越高,但现场通风状况尚可。

  隧道内,一个倒卧的集装箱,被改装成了“休息室”。工作间隙,员工们可入内吸烟休息。尽管工作环境不太冷,“休息室”内仍开着空调。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工人干活时热得脱去外衣,休息时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感冒。

  再往前走一点,是整个盾构作业的“控制室”。电脑屏幕24小时显示正在推进的盾构的20多项参数,包括推进里程、盾构姿态等等;一排4个实时监视屏,显示的是这一工地的4处关键施工点。

  每天都在“长”

  44岁的梁敬东,是现场的施工队队长。他以前在长江隧桥工地上干过,对长江西路隧道的工作环境,十分适应。“干这行20多年了,都知道盾构施工一停机,沉降的风险就大。所以过年施工不停,大家都理解。”

  概括地说,盾构施工分为两部分。一方面,要用马达带动盾构顶端的“刀盘”,使其不停旋转向前,同时抽走泥水。另一方面,要将预制好的管片拼装起来,组成隧道的“内壁”。梁敬东开了个玩笑:“拼装管片像‘搭积木’,很枯燥但需要十万分的耐心和细心。”

  长江西路隧道使用的盾构机,直径长达15.43米,此前在长江隧桥“服役”。这个大家伙重约3000吨,但在“妙手”操作下,不显笨重。春节期间,尽管为了配合一次重要穿越,项目组有意识地放慢了推进速度,但隧道仍以每天数米的速度在“长”。

  拿到了高分

  长江西路隧道,起于浦西郝桥港以东,止于浦东港城路双江路交叉口,按北线、南线分别布置。这一隧道连接宝山区和浦东新区,建成后,有望大大缓解外环隧道、吴淞大桥的交通压力。工程的建设单位是长江隧桥公司,由隧道股份总承包。

  春节期间,这一施工工地通过了相关部门多次检查。市建设工程安质监总站的检查队伍,昨天在对工地进行全面检查后,对工地状况给出了高分。

  

   

版权所有: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
地址:永嘉路18号 邮政编码:200020
SHANGHAI CHENGTO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02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