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热线的话务员、机场航站楼的保洁员、水表抄表员……他们的工作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连日来,上海城投总公司工会组织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活动,记者走进该公司基层单位志愿服务现场,感受职工志愿者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热情。
接线员面对面服务群众
“便民服务时,要着统一服装,市民们说的每一点都要记录下来,及时输入数据库。”记者来到市供水热线时,热线“微笑大使”徐凌莉正在接受专职培训师的辅导,这场辅导是专为便民服务而开设的,除基本业务知识的培训外,志愿者们还要额外地“加强”面对面的交流能力。
市供水热线业务量大,日均接线量约为3200次,所有的接线员一旦上了岗,便立即忙得不可开交。“平日,我都用电话与市民沟通,直面交流经验少,在仪容仪表方面还有待加强。”徐凌莉一语道出了培训的主要原因。
其实,近两年来,市供水热线时常在进行着各类便民服务,不少话务员都曾有过志愿服务的经历。这次,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徐凌莉和队友们还就以往志愿服务活动时,市民最集中的几个问题,如水质变黄因何而起等一一进行梳理。对于资讯类问题,志愿者会当场答复;如遇无法答复的问题,则请小修师傅上门解决,所有咨询全部归入档案。
环卫工教路人垃圾分类
在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6号门外的桌子上,摆放着几叠垃圾分类宣传册,4幅如人高的宣传详解分放在桌子的两侧,虹桥机场候机楼巾帼保洁班组的组员们穿着红色的志愿者服装,正向路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
起初,环卫工人们比较害羞,见到过往旅客,直接递过宣传册。见状,旅客们误以为他们在散发“小传单”,并不买账,下意识地闪躲一旁,摇手拒绝。或许是旅客们的一再拒绝激发了他们的勇气,于是,环卫工们改变了方式,边递出宣传册,边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果然,旅客听到后,就纷纷伸出了手,接过了小册子。
“电池应丢入标有‘有害垃圾’四字的桶内”,一名旅客刚下了出租车,打算把电池丢进垃圾桶时,该班班组长王敏眼疾手快地拦住了她,同时递过宣传册说“乱丢电池会破坏环境的”。语音刚落,旅客就把电池丢进了标有有害垃圾的桶内。“大伙儿平时就与垃圾打交道,本就知晓相关常识,工会举办这类志愿活动,贴合自身岗位,组员们的参与度都很高。”王敏透露,志愿活动前,组员们甚至还要求利用班组学习时间,温故知新,互相抽查垃圾分类的具体内容。
激发职工“双服务”意识
连日来,上水闵行公司管线管理所巾帼服务队5位女队员来到了闵行区沧源小区开展现场设摊宣传活动,向过往的居民分发“金龙小修”、“亚军施工”品牌宣传手册和用水小常识的卡片;市南营业所英姿表务队班组的女职工们,在蓬莱公园、长桥社区、长寿路达安小区、青东杨巷小区、东安路50弄居民区,设摊提供用水咨询、水费回收、上门收费等便民志愿服务……
记者从城投总公司工会获悉,这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激发了职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