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 页 >> 信息动态 >>媒体摘要
水厂内亲眼见证“为有源头活水来” 50位市民踏访多项民生工程
    时间:2012年5月13日 10:11

  家里的自来水消毒水味道淡了,门口的苏州河水变清了,出上海的高速路变多了……昨天,50位市民参加了“踏访上海民生工程,探寻都市发展轨迹”的活动,亲身体验和见证了各种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民生项目。

  杨树浦水厂是活动的第一站。与其说它是个厂区,倒不如称之为花园更贴切。清水砖墙、白色镶边,尖拱大窗……建于1883年的杨树浦水厂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地面水厂,当时被誉为黄浦江边第一景,典型的英国哥特式城堡建筑曾是上海颁布的第一批历史保护建筑之一。

  听着工作人员的解说,市民走过了反应池、沉淀池、澄清池等一系列自来水净化区域。看着一股股清水流入过滤池内,小时候曾生活在水厂附近的黄阿姨禁不住感叹起来:“以前天天路过水厂,从来不知道我们喝的自来水到底是怎么变干净的,这回,我也能亲眼见证了。”

  作为城投公司所属的十几个自来水厂中的一个,杨树浦水厂的年供水量已超过4亿立方米,约占上海供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满足了杨浦、虹口、部分普陀、部分闸北等四个区近300万市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如果说不同的水厂是各区居民身边的小水库,那么,位于长兴岛的青草沙水库则是上海难得的一处优良水源地。建成后的青草沙水库“有10个西湖那么大”,让全市1300万人口受益,也让上海水源地从“黄浦江时代”迈入了“长江时代”。

  说起上海自来水的变化,市民团中的“新上海人”刘弘感触特别深。1998年初刚从安徽合肥来上海时,刘先生最不习惯的就是上海的水,消毒水的味道太重了。“如今,我家里喝的是青草沙水库流出来的水,水质好了很多。最明显的是自来水中氯的味道小了很多。”

  除了与百姓每天接触的自来水之外,长江隧桥那宽阔的双向六车道、舒适的行车环境也让市民颇为感触。“以前从崇明到市区要摆渡的,前后要两个小时左右。若碰到大雾大风停航,就算碰到再急的事情也只能干瞪眼。现在好了,申崇线最快只要50分钟。”同行的史先生感触良多。

  当天,市民们还踏访了新江湾城。茂密的芦苇、自由生长的野花,在河水中悠游自在的野鸭……这些“原生态”与城区内相映成趣。

   

版权所有: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
地址:永嘉路18号 邮政编码:200020
SHANGHAI CHENGTOU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02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