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露天到车间 不再工作于暴雨烈日下
在S6公路的施工中,上海公路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创性地提出了“钢筋模块化”理念,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钢筋模块化”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各钢筋模块首先在钢筋加工车间胎架安装。以往,钢筋的加工安装在露天环境进行,这就导致了下雨天里,通电的机械设备受到影响,被迫停工;酷暑天里,务工人员在烈日暴晒下工作时身心疲惫。
但S6公路施工现场的钢筋加工工作却避免了上述困扰,这里专设有钢筋加工车间,记者来到此处,看到的是一个顶上有棚的封闭式加工车间,四周通风,虽然眼下已进入夏季,但这里却是一个阴凉的工作环境。施工现场几无杂物,务工人员专心做着手头工作,工完料尽,场地清清爽爽。
“过去在工地干活,一到夏天就感觉苦不堪言,现在感觉特舒服。”25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小陈对记者说,把工作现场从露天搬到车间,受外界环境干扰少了,做起工作来效率成倍增长;而且节约了工期,自己赚到的工钱也更多了。
小陈还指着车间后面一排房子告诉记者,那就是他们的宿舍,每天从宿舍到工地只需步行几分钟,打工生涯两点一线,不但不疲于奔命,连车费也省了。高温天里休息时间增长,走几分钟就可回到宿舍美美睡个午觉,喝碗单位发的绿豆汤。
吊车拼装 “搭积木”式操作安全又快捷
在车间加工好钢筋模块,并提前安装好保护层垫块后,便利用平板车将模块运输至施工现场,使用吊车将立柱钢筋笼和承台侧面钢筋模块拼装就位。这,好比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搭积木”游戏,将一块块积木搭成美轮美奂的各式建筑。
“我只要做好我的预拼装工作,每天专心重复着这样的程序,熟能生巧,不仅不会出错,而且越做越熟,越做越快。”预拼装现场的外来务工人员小顾告诉记者,过去在建筑工地时,大家做的事情很杂,现场也比较脏乱,有时会有手忙脚乱的感觉,又要保证进度,又怕出错,身心压力都很大,而这种“搭积木”式的操作,每人都只要负责好自己的一块工作,如流水线式的操作,有条不紊,精细且快捷。
在拼装现场,记者全然没有看到一根脚手架,升降车上上下下输送着作业人员,模板拆除时,作业人员佩戴着全身式安全带及速差式防坠器。施工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作业安全,S6全线采用升降车输送人员上下模板。
在采访过程中,外来务工人员一致表达了对标准化施工的好评,他们表示,自己在工作过程中不但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中,而且降低了安全风险,工作周期也缩短了。“我想,时代在发展,在这样标准化的工地工作过,我今后到别的地方应聘,也可以有更强的竞争力了。”23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小武对记者说。
据悉,上海公路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首创的这种“钢筋模块化”施工工艺,在文明施工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通过在S6公路工程的全面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各参建单位认同和接受。公路投资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王伟捷告诉记者,今后在施工过程中将继续推广这种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