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的经济中心,但因为黄浦江的天然阻隔,制约着东西两岸的联动发展,跨越浦江曾是上海人的热切期盼。
1965年上海开始新建第一条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虽然当时中国的隧道建设尚处在探索期,工程建设将近用了6年时间,直至1971年建成。但打浦路隧道的建成,结束了上海过江只能靠摆渡的历史。上海的越江隧道也正是依此为起点,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的“渡江战役”。
“十一五”期间,为加快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完善世博交通配套,上海城投先后组织建设了上中路隧道、龙耀路隧道、西藏南路隧道、打浦路隧道复线、人民路隧道、新建路隧道、军工路隧道、长江西路隧道等八条越江隧道,完成了约500亿元投资建设任务,同时对延安东路隧道、杨浦大桥、徐浦大桥设施进行运营管理。目前正在推进建设的项目有长江西路隧道及虹梅南路隧道。

上中路隧道

上中路越江通道工程作为中环线的重要节点工程,对完善上海市路网系统,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完善浦西和浦东交通路网有重要作用。上中路越江隧道工程西起上中路、龙川路交叉口东侧,与上中路衔接;隧道于春申港与黄浦江的交汇口位置穿越黄浦江;东至规划华夏西路、公园大道交叉口西侧,与华夏路衔接。隧道总长约2504米,盾构外径为14.5米,主线建设规模为双管双层双向八车道,主线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09年1月单管通车,同年12月25日实现与中环线浦东段同步开通。
龙耀路隧道

龙耀路隧道的建设能将黄浦江两岸的干道网衔接在一起,并藉此形成漕河泾、上海南站龙华地区与世博后摊地区之间的地方越江通道,完善该区域的越江系统。龙耀路越江隧道位于徐汇区、浦东新区,西起龙耀路龙吴路交叉口,沿规划的龙耀路向东在上海水泥厂北侧过江,隧道下穿耀华玻璃厂码头在浦东登陆,至成山路长清路止。分别在浦西云锦路东、浦东济阳路西各设一对出入口匝道。隧道总长约3251米,盾构外径为11.36米,主线建设规模为双管单层双向四车道,主线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该工程已于2008年2月13日开工建设,于2010年4月15日竣工通车(世博会配套部分)。
西藏南路隧道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强化浦江两岸的联系,均衡越江工程布局,完善城市越江交通体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西藏南路隧道作为连接世博会浦西和浦东园区的专用越江通道,为世博会园区内交通运行提供便利和保障。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自西藏南路-中山南路交叉口起,沿西藏南路向南穿越江南造船厂、黄浦江至浦东,沿滨州路穿越浦明路、雪野路、浦东南路、至博文路-云莲路交叉口。隧道浦西、浦东出口匝道均实施至敞开段接地点标高接顺处为止。隧道总长约2202米,盾构外径为11.36米,建设规模为双管单层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工程于2005年11月25日开工,西藏南路隧道东线于2009年7月10日竣工,隧道全线于2009年年底实现竣工。
人民路隧道

人民路隧道的建设是适应外滩地区和小陆家嘴地区功能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形成核心区一体化交通。该工程西起人民路淮海东路,沿人民路向东越江后至东昌路浦东南路。浦东段在左转接浦城路地面定向匝道的内侧增设进入银城东路下立交的地下车道;浦西段出入口匝道为河南南路东侧对称布置,建设规模为进口匝道单车道加紧急停车带,出口匝道按双车道布置。隧道总长约2325米,盾构外径为11.36米,主线建设规模为双管单层双向四车道,主线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人民路越江隧道工程于2006年11月27日开工建设,2009年11月20日匝道段试通车,2010年2月6日,人民路隧道全线通车。
新建路隧道

新建路隧道的建设是适应北外滩地区和小陆家嘴地区功能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形成核心区一体化交通。该工程浦西段北起海伦路海拉尔路,沿新建路穿越周家嘴路、东余杭路、唐山路、东长治路、东大名路后向南过黄浦江,在东余杭路设一进口匝道,唐山路设一出口匝道。隧道过黄浦江后接银城东路,进口匝道接银城东路,出口匝道接银城中路。隧道总长约2355米,盾构外径为11.36米,建设规模为双管单层双向四车道盾构隧道,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新建路越江隧道于2006年9月26日开工,2009年11月20日匝道段试通车,2010年3月26日新建路隧道全线竣工通车。
军工路隧道

军工路越江隧道能加强浦东和浦西的交通联系,发挥中环线整体交通功能,均衡越江交通负荷。工程不但能缓解杨浦区东北地区道路出路矛盾、减轻杨浦大桥的交通压力,并将促进路网功能提升和有利于城市布局结构调整,促进浦东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发挥重要作用。军工路越江隧道工程北接浦西军工路、南连浦东金桥路,越江线位处于杨浦大桥和翔殷路隧道之间。工程线路沿军工路、黎平路一线向南下穿规划长阳路、平凉路,于定海港路交叉口北侧设盾构工作井,以盾构穿越定海港、复兴岛、黄浦江,至浦东后于金桥路道堂路交叉口南侧设盾构工作井,再沿金桥路向南下穿浦东大道后接地。隧道总长约2880米,盾构外径为14.5米,主线建设规模为双管双层双向八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该工程于2006年12月18日开工,于2011年1月28日建成通车。
长江西路隧道

外高桥地区特别是北部地区尚处于待开发状态,现状路网有待善,对外交通只能通过北面外环线隧道与浦西联系。长江西路隧道的建设将为外高桥北部地区交通出行提供新的通道,同时,还将带动周边配套路网的建设,有利于地区路网的完善,对地区整体开发具有积极意义。长江西路越江隧道起于浦西郝桥港东侧,沿长江路向东下穿上钢一厂铁路专用线、军工路、逸仙路高架和东海船厂码头后过黄浦江,接浦东规划港城路,沿港城路至双江路止。隧道总长约2812米,盾构外径为15米,建设规模为双管单层双向六车道,主线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工程于2008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13年建成通车。
虹梅南路隧道

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是完善上海西南区域交通路网、增强城市南部地区客运越江能力,缓解S4及莘庄立交和周边地区的交通拥堵,均衡中心城环线快速路交通流量的需要。该工程是目前上海隧道工程中,最大的单体工程之一,工程起点位于永德路北接地点,终点位于西闸公路立交,长度约5260米。工程主线采用盾构隧道方式越江,使用德国海瑞克公司外径14.93米盾构。隧道规模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每小时60公里。工程分别于朝阳河处、剑川路设置出入口匝道,预留东川路匝道。工程起点至剑川路出入口段地道为双向4车道,剑川路出入口以南地道和隧道为双向6车道,地面道路为双向4快2慢车道。该工程于2010年7月31日正式开工,整条隧道主线结构有望于2014年7月底全部完成,并于2014年下半年交付使用。
杨浦大桥

上海杨浦大桥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宁国路、浦东新区罗山路,系上海城市内环线跨越黄浦江重要节点,它的建成改善了上海市区的交通,加速了浦东的开发开放。工程全长7554米,其中主桥长1172米,为一跨过江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采用钢梁一钢筋砼预制板相结合的叠合梁结构。主孔跨径为602米。主塔标高220米,呈钻石状,采用钢筋砼结构。桥塔两侧各设32对共256根钢索。主桥桥面宽30.35米,为双向六车道,大桥的设计车速为60公里/时。该工程于1993年10月23日建成通车。
徐浦大桥


徐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之后,上海市区第3座跨越黄浦江的特大型桥梁,位于徐汇区华泾镇和浦东新区三林镇附近的江面上,下游距南浦大桥10.2公里。大桥全长6.017公里,主桥长1.074公里,主跨590米,总宽35.95米,主塔呈"A"形,塔高217米,拉索采用扇形平面布置,共30对240根;设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大桥于1994年4月动工兴建,1996年12月27日实现全线结构贯通,进入桥面铺装施工阶段,1997年6月24日竣工通车。徐浦大桥是上海市外环线南端的过江点也是虹桥机场与浦东国际机场之间便捷的连接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