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我在教育战线耕耘的第三十五载。回望人生,亦有许多新思考、新感悟。
与漫漫历史长河相比,生命的周期是极其短暂渺小的。
关于人的生命,曾经有过长度与宽度的讨论。拥有生命的长度,诚然是一个人的幸福,但如果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能使你的工作生活过得丰富踏实,你也同时拓展了生命的宽度,不会遗憾终生。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无论其能力有所不同,但只要在各自岗位上忠于职守,认真付出,平凡工作也会发散出美丽的职业光芒。杭州最美司机吴斌在飞物砸中身体要害部位的危急情况下,强忍剧痛制动停车,保证了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他履行职责,站好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班岗。他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是大家学习的楷模,这就是和谐社会需要传递和弘扬的正能量。
在少年宫举办的 “睿智讲坛” 高级教师带教活动中,我曾以爱心、童心、责任心为主旨,讲述了在党的教育下,从事校外美术教育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收获体会。我认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应该内心坦然地去面对奉献与付出,没必要患得患失,因为收获和成功就在坚持之中。既希望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有所启迪,也是一个过来之人的真情流露。
回望教育人生:
我的记忆里,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每一个求学阶段,都非常有幸地遇到了和蔼可近、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老师们细雨润物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的职业取向。曾经面对过多次的社会诱惑,但35年矢志不变坚守教育事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教师,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身为离退休教育干部的父母亲,为我的人格养成树立了榜样。从小到大以乐观向上,正直诚实,善意待人,认真做事的要求影响我。进入教育岗位后逐步加深了对教师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更注重专业方面的学习和提升,舍得付出;教学工作注意细节设计和实施,追求完美。认真的工作态度伴随着我人生的每一个进步成长。
晋升高级教师以后,自思不进则退。在总结自身教育实践积累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自加压力报名参加了首席教师竞聘。通过自愿报名、逐级筛选、现场演讲展示等技术环节的选拔,经300多位各学科资深高级职称的同行们无记名投票,成功当选首席美术教师。我经受住了难得的锻炼和考验,教师职业生涯进入新的平台。
2009年、2010年,受国家教育部委托,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承办了多期全国校外活动场所艺术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参与了美术专业类培训工作。历时半年多的前期策划、专业设计和教学准备,我为来自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江苏、四川等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艺术骨干教师开展培训,深感教学相长,大有裨益。
回望绘画人生:
我自幼喜爱美术,从小有一个画家梦。
插队郊区农村,参加首届金山农民画创作班,深受民间艺术的吸引和熏陶,培养积淀艺术想象和创作能力,作品入选全国选拔赛,并赴澳大利亚展出,后由中国美术馆收藏。这是我第一幅被业界认可的美术作品。
经过美术学院的专业提高,将民间绘画的艺术特点融入装饰绘画之中,融入到我的绘画风格之中。用乐观唯美的情调反映人生,用鲜丽明快的颜色表现多彩的世界。在中国美术馆、镇江画院举办个人装饰画展。参加中国美协和上海美协举办的各类画展,向国家扶贫基金会捐献艺术作品,参加国际性展出,荣获法国金塔杯金奖。经过多年努力后成为美术家协会会员。
我的艺术创作,通常是源于生活积累,厚积薄发,依感而作。我父亲的家乡是在一个被当地人叫做烟墩头的奉贤乡村。那里有一条龙泉港,和上海的黄浦江相连接。家乡的老宅有一片茂密竹林,记得在学生时代去老家玩,大姑妈手握铁铲挖竹笋,我提着篮子跟在后面拣竹笋。农家菜竹笋炒蛋、肉丝咸菜笋汤就着锅巴饭那是我最爱。夜晚,雨中竹叶随风摇曳,墙外新竹破土而出,犹如天籁之声伴我进入梦乡。工作后,少年宫系统美术教研组曾组织去浙江安吉采风,我看到了比家乡竹子更为高大粗壮的安吉毛竹,瞬间触动心灵,勾起了对家乡的回忆,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回来后构图作画:我以江南老屋为前景,画面中央设计了一群黑白相间的春燕,在茂密的竹林映衬下盘旋飞舞,画中动静结合,色彩既明亮又深厚,细节表现富有层次,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民族画风。“竹林深处”此画参加人民日报社举办的“艺术名家金杯奖”绘画比赛获得金奖,并被国家邮政局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系列明信片”。竹子秀美挺拔,昂扬向上,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江南植物,文人常把它比喻为高风亮节的象征。我画竹子表达了对竹子内在品质的那种赞美,是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段抒发我对家乡的怀念。我画我心声,我画我之情。
回望我的学生:
35年的任教经历,接触了许多学生,可谓阅人无数。这些到少年宫学习绘画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家庭环境,个性迥异,但他们都是未来的社会栋梁,都是家庭的宝贝。我爱孩子,爱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用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涵养、审美理念去感染他们,让他们既学会做人又学会作画。我会运用多种方法刺激调动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都体验到学习绘画的快乐。我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倍感骄傲。
我参加了中福会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教育服务。我内心被颓壁残垣的地震现场所震撼,我又被当地人民坚强乐观的自救精神所感动,被震区孩子朴实爽朗的笑声所感染。 我克服了身体上的不适,精心准备适合灾区教学条件的美术课程,激情充沛地给都江堰农村地区的师生培训授课。我为灾区重建作出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我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犹爱大海的博大宽广,带领学生在大自然里画画令我心旷神怡。
赴北京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绘画比赛,我率8-11岁的孩子在远离家庭、没有父母亲陪伴的情况下现场创作赛画,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少年宫赢得了个人和集体的殊荣。参赛期间,我带领学员辗转公交 、地铁,去潭拓寺、天坛、奥林匹克公园写生,极大锻炼了学员的团队合作和绘画写实能力。
携美术中心不同班级的优秀学员赴欧洲写生,沿着卢浮宫、国际画家村、枫丹白露、米兰大教堂、尼斯海岸,一路上传授绘画知识,让他们知晓欧洲艺术和多元文化。在专业指导过程中和孩子们互相熟悉和沟通,孩子们在交往融合中收获了新的成长。
“花儿朵朵--高级教师胡伟师生美术作品展”, 是我在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同时,挤出时间进行艺术创作探索的结果,也是多年来辅导学生绘画所获成绩的汇报。感恩少年宫给了我这个宝贵的机会。
回望是一种盘点,是一种反思,更是向前看的人生动力和支撑。我虽染恙在身,但仍心系少年宫,关注少年宫事业的发展,并与之同享快乐。以美育人,是我魂牵梦萦的精神乐园。追随宋庆龄的儿童教育事业,把少年宫构建成拥有高水平师资、高质量教育、高标准环境的艺术宫殿,“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是我们大家共同肩负的荣誉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