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6月20日上午,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上海宇航学会、上海市科协科学教育中心联合举办“太空第一课”观摩互动活动。120多名来自上海各所航天特色学校和随迁子女学校的青少年航天爱好者,汇聚在少年宫,一同观看中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站举行的首次太空授课。

为帮助青少年们对比物理实验在地球和太空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在“太空授课”前,少年宫特别安排了有关液体表面张力、牛顿定律的趣味实验互动。

在重力的影响下,我们所看到的水是散状型,必须用容器盛放。而在太空,却呈现出另一种现象。当航天员王亚平从水袋中挤出一些水时,在太空微重力的条件下,水可以依靠自身张力形成水珠形状漂浮在空中。特别是当王亚平成功制作出一个漂亮的水膜,并由此透出她的倒影时,在场的青少年们都非常惊叹。


“太空的物理课,即直观又有趣。”“通过实验,物理不再那么抽象,我觉得牛顿第二定律也更好理解和掌握了”。无论是水膜实验,还是单摆和陀螺实验,太空课堂展示的五个基础物理实验,不仅带领青少年们学习一堂生动的物理课,感受到奇妙的太空世界,也让他们不禁产生了更多探知宇宙空间的好奇心和求知热情。
“太空垃圾是什么样的?”“航天员在太空里吃什么?”在太空课堂后的互动环节中,上海航天局第805所的邹晓宏设计师为青少年们的发问进行一一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