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动态>>新闻快递>>稿件---------------------------------------------------------
 
【转载】少年宫缔造未来的“金色摇篮”
 

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建宫60周年

作者:苏军 来源:2013年5月30日《文汇报》第4版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儿童工作就是缔造未来的工作,因为未来是属于新一代的。

  ——宋庆龄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诞生于1953年6月1日,是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站在人类历史发展需要和缔造未来的高度,以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创立的综合性、群众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毛泽东主席题写“少年宫”宫名。

  在中国,在上海,在延安西路64号,一座闻名遐迩、金碧辉煌的“大理石大厦”是中福会少年宫的标志性建筑。这幢建成于1924年的“大理石大厦”,不仅因其建材使用了大量从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而名扬中外,而且因其是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的圣地而傲然于世。

  这是宋奶奶最珍爱的“孩子”——中福会少年宫;这是少年儿童最钟爱的“摇篮”——中福会少年宫。

  幸福的“金色摇篮”,编织少年儿童美好生活的花环;辉煌的“金色事业”,谱写校外教育缔造未来的诗篇。

  “金色摇篮”,中福会少年宫具有“国”字号地位和“育”美度品质的雅称,源自少年儿童的感受,出自教育工作者的付出,来自社会影响的认同。

  金,即黄金,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最稀有、最珍贵的金属之一。由于其稀少而珍贵,所以成为世界通行的货币,价值稳定而恒久。

  金色,以珍稀为贵,以色彩为品;寓意着美好,寄托着理想。

  少年儿童拥有“金色童年”是幸福的,成就少年儿童教育的“金色事业”是辉煌的。

  从1953年的诞生走向2013年的辉煌,时光辗转,整整60年。沐浴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承蒙社会各界人士的悉心厚爱,中福会少年宫,宋奶奶最珍爱的“孩子”长大“成人”,小朋友最钟爱的“摇篮”愈加“兴旺”。

  宋庆龄及其宋庆龄事业的追随者,在这里肩负时代的使命,饱蘸感情的浓墨,用大爱和大智、大勇,书写了“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予儿童”的绚丽画卷,奏响了少年儿童教育事业和校外教育的时代强音,在少年儿童心里烙下了快乐童年幸福成长的金色印记。

  迄今,中福会少年宫为2700余万少年儿童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为40余万上海中小学生提供了兴趣培训和社会实践舞台,接待海内外宾客20万人次和60余位国家元首、总理、部长、元帅、将军、政党领袖以及他们的夫人等重要贵宾,成为上海少年儿童精神风貌的展示窗口。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先后出访美、英、德、法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上海的城市名片”、“中国的小大使”。

  这是幸福的怀抱,这是成才的摇篮,这是成功的出发:多少小伙伴在少年宫增长知识和才干,踏上成功之路,深爱祖国,奉献社会,走向世界。当年在航模组里做小船,如今在船舶公司造大船;当年在合唱团学唱歌,如今走上世界的舞台;当年在礼仪团接待外宾,如今成为大外交家;当年在朗诵组吟诵诗歌,如今成为无人不晓的主持人、演员或剧作家;当年在画室里学画,如今成为著名的画家、设计师或是艺术院校的教授……更多的儿童,不仅增长技艺,而且学会做人,拥有了对世事的平凡心态、对事业的振奋精神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金色回忆”:珍藏童年映照生命

  在中福会少年宫度过的岁月,是“金子般”的岁月,所有在这里受到浸染、熏陶的少年儿童,都有一种对“金色”童年的永恒记忆,而且越弥久印象越清晰,心里越亮堂。

  童年的记忆,是人生岁月中的“金色”,一旦烙上,伴随一生,影响一世。

  2013年,当“金色摇篮”摇向60周年时,许许多多受到她哺育的人,记忆的潮水顿时一泻千里,奔涌而出……

与少年宫“同龄”

  ——生于1953年5月7日,与中福会少年宫同龄的徐洪涛深情地说:“在我60年的生涯中有两个难以忘怀的情结:少年时代的‘少年宫’情结和青年时代的‘知青’情结。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在我的人生中却是如此的关联和契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少年时代的经历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1963年,他有幸考进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合唱队,接受最初的音乐熏陶,学会了识谱、发声、吐字等唱歌的基础技能;参加过“上海之春”等大型演出活动,到过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参加接待“中日青年友好代表团”等外事活动。“我在合唱队学会了《夸公社》、《长大要把农民当》两首儿歌,没想到1970年4月,‘上山下乡’,我去了黑龙江一个公社插队落户,真的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即使在艰苦的“农民工”修路生活中,少年宫的合唱成为精神寄托,他成为教歌员,“少年宫学的这点‘童子功’,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当风雪弥漫,在厚重的积雪覆盖着群山下,一群知青在我的带领下,用未经训练、粗狂的歌喉唱着美好青春的时候,我们的心顿时被融化和净化了。”

  曾先后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的徐福生说:“1953年,我有幸入选少年宫航模组。回首往事,真有无限思念和万千感慨。因为,那段不知天高地厚、似懂非懂的少年时光,正是能朦朦胧胧地思索人生目标的年份。是少年宫让我迎来了一个引以自豪的金色年代,是少年宫使我获得启迪、引往成长的航程。

与“小伙伴艺术团”“同立”

  ——1955年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成立,陈家桢有幸成为朗诵组的第一批学员,多次担任少年宫的“小主席”。小伙伴艺术团在外演出,就由她担任主持人。“少年时期在少年宫的这段成长经验,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她让我聆听了很多指导员的教诲,懂得许多做人的道路;她让我结识了很多好朋友,从‘小伙伴’到‘老伙伴’,至今我们仍然维系着很深的感情;她还带领我初涉艺术殿堂,让我认识到艺术的无穷魅力。最重要的是,她赋予我乐观积极的心态,使我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1997年我退休后,被上海老龄大学聘为教务部副主任,主要负责艺术类班级教务工作。由于在少年宫时期打下的基础,使我在老龄大学组织大型演出活动时得心应手,得到同行、领导和老年朋友的认可。正因为有在少年宫的磨练,使我的退休生活丰富而精彩。”她由衷地说:“我是幸福的,金色童年,银色晚年,构成我的精彩人生。”

与《出入证》“同存”

  ——一张至今珍藏了56年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出入证》,成为曾任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浦东新区工作委员会总干事、浦东新区人大代表姬和平最宝贵的藏品。他说:“这张《出入证》始终伴随着我,是她将我带进了美好的童年,沐浴了中国少年儿童的最灿烂的阳光。我这半世人生欢乐的机会,都与这一张小小的《出入证》紧紧相连,并时刻提醒着我的崇高的责任,让我时刻不忘宋奶奶的谆谆教诲:发展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同样,少年宫发的证书,也成为家庭的收藏。曾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张止静说:“少年宫的证书对于女儿而言一直是最珍贵的东西。尽管几次搬家,也有许多学习奖状遗失,但少年宫的证书一直保存得很好,并展示在女儿房间最醒目的地方。”

与兴趣小组“同学”

  ——上个世纪50、60年代老组员,有的虽已旅居海外,但回国后,常常带着家属回访少年宫,给家属讲述童年时的少年宫生活。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仍清晰地记着当年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时的情景和细节。如,接待组团员至今记得接待国家领导人时的讲话;科技组学员至今仍与老指导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合唱团员至今仍记得当初参加活动时的座位和同伴。赵玉嵘,是1953年至1958年中福会少年宫朗诵队队员。九岁涉足影坛,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童星之一,曾是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的骨干,1958年作为上海文艺尖子,被选拔至中央广播电视剧团。她说:“每次出差或探亲回到上海,我总要挤时间到少年宫去看一看。即使是徘徊在它的门前,远望着里面的建筑和花园,我少儿时代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刻欢乐时光,都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与少年宫“同缘”

  ——中福会少年宫是上海文联主席施大畏少年时期就非常向往的圣殿。爱好绘画的他,当时没能有机会到中福会少年宫参加兴趣小组。但同班有一位同学幸运地获得学校推荐,成为中福会少年宫绘画小组的一员。于是,为能分享这位同学在少年宫的学习收获,他和班上一群爱好绘画的同伴,总是在放学后围着这位同学,请他做“小先生”,及时传授少年宫指导教授的绘画知识和技巧。施大畏说:“等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便毫不犹豫地把他送进了少年宫学习,也算是圆了我儿时的梦”。他的孩子在少年宫学习绘画十年,打下了很好的绘画基础,现在也成了画坛新星。

  “回忆既充满甜蜜和温暖,更给我们信心和力量。”中福会副巡视员、中福会少年宫主任陈白桦表示,在宋庆龄先生奉献、创新和开拓精神的感召下,在她儿童教育思想和教育创举的引领下,中福会少年宫几代人勤勉奋进,用自己的热情与智慧将少年宫建成为少年儿童的梦想殿堂,为祖国各行各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幼苗。走过一个甲子的风雨历程,我们迎来“缔造未来”的明天。

下一页>>

 
   
[关闭窗口]
人才招聘|设置首页|信息反馈|联系方式
中福会少年宫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1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