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动态>>活动报道>>稿件---------------------------------------------------------
 
小小作曲家走进大剧院
 

    “太有成就感了,我从来没想到过自己第一次作曲就由纽约爱乐演奏家首演。而且是由我来负责指挥,感觉真棒!” 13岁的张雨松言语间满溢着自豪。

    的确,纽约爱乐乐团作为世界顶级交响乐团之一,是音乐人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在上海乐迷为纽约爱乐首次访沪带来的饕餮盛宴赞叹不绝之时,中福会少年宫的5名小乐手却能在教室里接受爱乐大师们的指点,并且在上海大剧院与大师合作演奏自己的作品,这份殊荣自然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然而在这次“少年作曲家”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新奇和兴奋。爱乐乐团的演奏家用两天时间,通过音乐游戏为孩子们揭开了作曲的神秘面纱,让他们跃跃欲试,抢先用曲谱表达自己的情感。别具一格的培训给了孩子创作的勇气和方法,而作品在大剧院的成功演绎则给了他们在音乐道路上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动力。张雨松说:“我以后还会继续写下去,完成全曲!”

    5名小乐手是幸运的,中福会少年宫也是幸运的。在《纽约时报》网上,他们共同展现了中国少年儿童的风貌,中国校外教育的风采。然而幸运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当美国“百人会”创始人、被中美文化界誉为“民间外交家”的杨雪兰女士发出活动邀请时,中福会少年宫主任陈白桦当即应允。在她眼中,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中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碰撞的一次小实验。旁人或许会担心小乐手与大师能否成功合作,但带领小伙伴艺术团参加过众多高规格演出活动的陈白桦老师对小乐手们充满信心。她相信,少年宫给予的演出实践机会足以让小伙伴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毫不怯场,少年宫对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吸收和借鉴,也能够保证小伙伴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会因为陌生而示弱。

    小乐手果然没有让老师们失望,他们出色的表现甚至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7分钟的曲谱,大师们稍加修改就开始了排练。虽然乐曲还不够精致,但大师们赞不绝口:“Bravo!这些孩子太有天分了!”一位演奏家甚至告诉小乐手张漪隽,会把她的作品带到朝鲜去演出。音乐才华之外,孩子们在舞台上落落大方的仪态也是他们广受褒奖的原因。面对主持人的即兴提问,5名小乐手毫不拘谨,对答如流,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孩子们的表现让人激赏,更让人感动。演出结束后,纽约爱乐乐团即将启程赴朝鲜演出,孩子们自发去酒店送行。告别时分,高高大大的爱乐演奏家和孩子们一起,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少年作曲家”活动落下了帷幕,但它留给我们的思索却没有结束。正如少年宫器乐中心主任苏永祥老师所说的:“在游戏和互动中让孩子们尝试从未接触过的作曲,这样的形式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没有先例。”纽约爱乐大师的教育示范,为我们革新艺术教育实践带来了启发。

    针对东西方少儿艺术教育对技巧和创造各有偏重的特点,中福会少年宫近年来致力于取长补短,探索两者并重的教学方式,在保证儿童掌握基本规则和技法的前提下,让他们在学习方式上尝试创新,甚至创作。比如舞蹈课上让学生改编教学内容,自创动作,合唱课上启发学生改变一个声部的唱法,或者给学生几个小节,让他们进行多种方式的演绎,等等。这样的探索旨在还原艺术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且希望以艺术为载体,实现“超艺术”的教育目标——为学生自由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生发创造土壤。

    让孩子在艺术学习中自由探索和创造,这也是少年宫应对青少年学校生活节奏紧张、课业负担繁重的策略之一。在学业压力较大的前提下,校外教育应给孩子们提供轻松快乐的学习空间。苏永祥老师认为,如果一味强调技能技巧训练,不能寓教于乐,这样的校外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在“少年作曲家”活动中,爱乐乐团的教育形式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小乐手们也同样给我们上了一课。他们用精彩的表现证实了自己的潜力,也告诉我们:引导学生探索和创造,我们还可以向前再迈一步;只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他们就会回报老师以惊喜和感动。

 
   
[关闭窗口]
人才招聘|设置首页|信息反馈|联系方式
中福会少年宫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1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