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动态>>列表>>稿件---------------------------------------------------------
 
研讨会主题汇报稿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体会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主任、特级教师陈白桦)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并进一步指出校外教育要“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于其中,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功能。”这标志着校外教育机构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地位得到了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既感到欢欣鼓舞,又感到了在承担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的重任。  

  一、以人为本,在文化艺术、科技教育活动中实现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理想追求   

  1953年6月1日,由宋庆龄同志选址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正式成立。宋庆龄同志一生热爱儿童教育事业,“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是宋庆龄同志追求的儿童教育工作的理想境界。在少年宫成立五周年的时候,宋庆龄同志对少年宫的定位作了更为具体的表述:“儿童们在少年宫里不能只是享受幸福的童年,更要紧的是学习劳动的本领,学习为集体工作,为祖国做有益的事,准备为人民谋幸福。”

  在学习贯彻《若干意见》的过程中,结合宋庆龄同志对儿童教育名言的思考,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必须突出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不断地把最宝贵的东西给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做到:(1)以未成年人为中心开展思想道德建设,自始至终都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改变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使未成年人处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2)改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使他们由教育过程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互动教育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3)从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的兴趣爱好、不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有创造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做到在服务中教育,在关爱中引导。(4)未成年人教育要与时俱进,要引导他们面对各种思潮和诱惑,善于辨别真假、善恶,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观。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宋庆龄同志倡导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理想与追求,坚持“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置于首位,以群文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为主要依托,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组织了大量的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活动。

  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发展的项目,我们一直都很注重通过兴趣引导,强调教育性、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将思想素质和品格教育融于兴趣爱好之中,把少年儿童成长中最宝贵的东西——品格、素质,这一在少年儿童成长中最难求、且又最宝贵的东西,逐渐渗透到少年儿童的身心之中。为什么一些曾在少年宫参加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的科学家、艺术家,至今还留恋少年宫的学习经历,念念不忘指导员的言传身教,因为他们在最需要意志品格的时候,少年宫给了他们人生成长中最宝贵的东西——思想素质与品格。  

  二、以文化艺术、科技活动为载体,

  强化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   

  50多年来,作为校外教育机构的中福会少年宫,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些特点和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化艺术活动中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渗透情感熏陶和人格锻炼

  (1)通过公益性的少儿群文活动渗透情感熏陶和人格锻炼

  每逢重大节假日、寒暑假,少年宫都策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仪式活动,并根据未成年人对社会热点问题普遍关注的特点,我们组织了大量的具有时效性的主题活动。例如我们开创组织了“红领巾”、“绿领巾”入队仪式,“迈好青春第一步”——庆祝14岁生日活动,“红领巾迪斯科”欢乐健身活动等等,其中仅“红领巾迪斯科”欢乐健身活动吸引了全市100多万少年儿童的积极参与。去年抗击“非典”时期,医务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少年宫及时地邀请了赶赴小汤山抗击“非典”一线的英雄们与少年儿童见面。这些生动形象的活动满足了未成年人迫切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愿望,深受他们的欢迎,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通过创作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渗透情感熏陶和人格锻炼

  能否不断创作出少儿优秀文化艺术作品,是能否不断吸引少年儿童观赏、感受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关键。

  多年来,少年宫在少儿文化作品的创作上始终坚持可看性、娱乐性、教育性并行的原则,充分发挥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通过创作优秀的少儿文化艺术作品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传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少年宫先后创作出一批批寓教于乐的优秀少儿作品:舞蹈《中国风》、《从小爱劳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足球宝贝》;小品《爱的翅膀》、《阳光夏令营》,木偶剧《帮助别人最快乐》以及合唱《童心向往2010》等等。

  就拿舞蹈《中国风》来说,当时改革开放初期,迪斯科、恰恰深深吸引着孩子,孩子们都认为跳迪斯科洋气,而觉得中国传统舞蹈老土,不愿意跳。大型舞蹈《中国风》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诞生了。舞蹈以各民族儿童团结向上为主题,充分融入各民族舞蹈特色,配上富有时代性的乐曲,加快了节奏,使作品更富激情,更具时代感。在排练舞蹈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我们祖国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都有灿烂的文化和历史,这极大地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中国风》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孩子们体会到中国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10多年来,《中国风》常演常新,不断呈现在APEC、亚行年会、跟随陈良宇市长赴法参加申博演出等重大活动的舞台上。《中国风》从上海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打动了一批又一批国内外的观众,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

  (3)通过演出实践活动渗透情感熏陶和人格锻炼

  50多年来,少年宫经过几代人“实验性、示范性”的探索与努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教育传统,并走出了一条创“品牌”、展示“品牌形象”、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在文化艺术实践活动中获得情感熏陶和人格锻炼的机会。

  作为一个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少年宫每年都承担着大量的演出和外事任务。这些活动短的持续三、五天,长的要持续十天,甚至二十天。在和学员日夜相处的日子里,少年宫的指导对学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到各个方面,从自理能力的培养,到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在集体生活中对亲情、友情的体验等等。例如,为了培养孩子学会宽容和相容的良好品格,在外出时,指导员就特意安排不同年龄层次的学员住在一起,让年龄大的哥哥姐姐带领年龄小的弟弟妹妹,让他们学会关爱、学会感激。

  通过一次次的出访交流及外事演出活动,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一次次的训练,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得到了一次次的强化,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受到了一遍遍的熏陶。当外国朋友翘起拇指说中国孩子真棒时,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并不仅仅代表着少年宫、代表着上海,而是代表着中国的少年儿童,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他们明白一定要以自己的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近年来,少年宫孩子的足迹踏遍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传播友谊的“小使者”。

  今年6月,我们小伙伴艺术团代表团中央“手拉手”艺术团赴香港参加内地与香港少年儿童庆“六一”大型交流演出,在香港社会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良好的反响。董建华先生兴致勃勃的观看了演出,并说:“这样的演出很好,很有意义,加强了两地少年儿童的交流,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年年搞。”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伟同志称赞说:“想不到小伙伴艺术团的艺术水准如此高,想不到小伙伴艺术团的教师如此敬业和有爱心”。演出归来,团中央为参加演出活动的每个孩子和教师都授予了一份嘉奖令。在团中央写给中福会的感谢信中,特别提到了“孩子们在港期间,克服气候、饮食、住宿等带来的不便,一切以演出任务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精诚合作,不负重望,向团中央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年国庆期间,小伙伴艺术团受中联部的委托,赴朝鲜访问演出。金正日等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后,对艺术团孩子们的精彩表演给予热情赞誉,他感谢“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在中朝建交55周年之际为朝鲜人民送来的这份厚礼”,并对艺术团此次访朝为进一步加强和促进中朝友谊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尤其是,在本次出访中,孩子们表现出的可爱、热情、懂礼貌、守纪律的形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以科技活动为载体,激发少年儿童创造性想像,培育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素质。

  少年儿童的求知欲特别强,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少年宫的科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少年儿童的这一特点,为他们探索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构筑了一个平台。通过科技活动,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原创精神,培养了他们的细心、耐心、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的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1)在科技活动中提高实践动手、动脑能力

  少年宫组织的各类科技活动,为提高少年儿童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在制作航模、船模和车模等各种模型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在各类考察和研究活动中,他们学会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当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即将开通的消息传来后,引起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浓厚兴趣。少年宫的指导经过反复的探索制作了一列磁悬浮列车的模型,为少年儿童讲解磁悬浮列车的原理以及构造,同时组织少年儿童进行磁悬浮车模的竞赛。我们组织的环保系列活动,以“让苏州河变清变绿”为出发点,开展了水质考察监测、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增长了才干。

  (2)在科技活动中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与艺术的结合,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科技的支撑。除了计算机活动通过编程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力以外,我们还开展了大量的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活动,在创新的科技活动中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我们通过电脑音乐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形式,在让少年儿童欣赏优美旋律、聆听美妙音乐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电脑上进行旋律的模仿和音色的修改,再根据自己对乐曲的感悟,发挥想象力,即兴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给少年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不但能让少年儿童享受到科学创作的乐趣,又培养了他们追求卓越的艺术创作品质。  

  以文化艺术、科技活动为载体,既体现了对少年儿童主体性的尊重,又强调了教育的体验性。少年儿童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主要扮演着指导员、辅导员和大朋友的角色,其主要任务是让少年儿童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文化艺术、科技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是微笑的、和蔼的,它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科技活动中,在活动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和压力。如果说在学校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获取知识,在少年宫艺术、科技活动中,少年儿童更多的是一种体验。作为一种心理过程,体验不仅仅涉及到少年儿童的情绪情感,还涉及到他们的认知、思维、记忆、注意等各种心理机制。例如当演出获得成功以后,他们对于成功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对顽强拼搏、努力刻苦等意志品质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并进一步懂得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等道理。

  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活动,对于强化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以文化艺术、科技为载体,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1、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兴趣性

  兴趣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原动力。“由趣激学,由学激志”。少年儿童由于对艺术、科技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技能,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由于兴趣引发学员了对教师的好感,加上教师高超的专业素养让他们进一步产生了对教师的崇敬。为此,少年宫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孩子都持有一种认可和接受的态度。兴趣也是创造力的前提。在兴趣的引导下,少年儿童能够克服学习和探索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不但锻炼了意志,创造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兴趣是个体化的,不同的少年儿童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在少年宫教育中,按照兴趣进行分组教学、个别指导,更好地实现了个别化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引导,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从某种意义上说,少年宫是少年儿童个性发展的加油站。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长期性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长期性,试图在短时间内让他们的思想产生很明显的变化,或者在短时间内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不现实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要反复、反复、再反复,仅仅一次、两次的训练是不够的,要一千次、乃至上万次,才会有效,要不停地重复训练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作为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自觉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校外教育机构中,因为没有课堂的限制,没有教学大纲的限制,没有考试的压力,因此教师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作用的空间是巨大的,这同时对教师的自觉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一定能记得自己曾说过的话,但学生很可能会记住一辈子。教师的一句话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反之也可能毁掉一个学生。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必须时时注意,事事用心,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上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怠慢。   

  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它要求我们全社会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取得成效。我们举办这个研讨会的目的在于号召我们校外教育的同行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注重人格塑造和道德意志的锤炼,扎扎实实地推进校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关闭窗口]
人才招聘|设置首页|信息反馈|联系方式
中福会少年宫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11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