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汇报之五
正如主持人和前面几位老师提到的那样,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的少年宫教育加以关注的。如果从未成年人的教育任务和内容来看,健康心理的培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了健康的心理,个体很难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也很难从正面去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50多年来,历届教职员工始终将“培育孩子健康和美丽的心灵”作为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要求之一。中福会少年宫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辅导课,但教职员工们始终围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贯穿心理辅导”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很少进行说教式的教育,而是注重春风化雨式的心理教育渗透,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在教学活动中抓住契机引导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教育孩子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做一个自信、向上、有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的人。
比如在合唱队的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歌曲的选择,所选的歌曲不仅具有优美的旋律,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选定歌曲后,教师结合教学向学生介绍词曲作者和歌曲内容,学生们常常被这些生前穷困潦倒,但本着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克服种种困难,在世界上留下优秀作品的作者们的事迹深深震撼。学生们也因此懂得只要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远大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是能够克服的。
又如在舞蹈小组的教学中,我们强调公平、公正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排演节目时,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做主角,每个孩子也都有机会做配角。表面上看似简单的角色替换,但确是老师的良苦用心。让每个孩子有红花和绿叶的双重体验,是锻炼孩子良好、平稳的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孩子通过这样的体验,在表演中感到配合别人与被别人配合是同等重要的,这也更加有助于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
再如我们在举办“同在一片蓝天下
我们从小是朋友”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中,主张让孩子通过活动,感悟关怀、容忍、平等、分享的深刻含义,培养孩子们宽容、大度、关爱他人的良好心理品质。
我们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实实在在地对孩子进行健康心理的培育。下面,我将具体与大家分享两个小例子。
江欣荣
北京广播学院四年级学生,1996-2000年在小伙伴礼仪团学习。2003年获香港凤凰卫视主办的“中华小姐”桂冠;2004年8月获亚太地区英语演讲大赛大学组冠军。
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女孩,大家可能不太相信,小时候的江欣荣是天生内向的,就是那种典型的见到老师就要躲远三分的孩子。爸爸妈妈为了改变江欣荣害羞的个性,想了不少招数,但都不太见效。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少年宫招小礼仪团员,可以参与外宾的接待,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小江欣荣带到了少年宫。令江欣荣现在还印象深刻的是当她第一天怯生生地走到老师面前,正低着头琢磨着该说什么的时候,一个非常和蔼的声音传了过来,“小同学,笑一笑,放松一点,这儿可不是教室哦。”小江欣荣心中的那份紧张、无措顿时被眼前这个亲切的“妈妈”化解了七分。从这以后,江欣荣开始慢慢在这个大家庭中成长起来。当时带团的郭指导十分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和挖掘,在她的关怀下,江欣荣从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渐渐融入,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和自信。
少年宫教育不仅在延展孩子个性的道路上,做出了很多努力,更加可贵的是少年宫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历练勇气的平台。江欣荣永远也忘不了自己一次次接待外宾的场景,从开始的羞涩、紧张到逐渐变得自信、游刃有余。
江欣荣后来在回忆时颇有感慨地说:“当我今天能代表中国站在亚太英语大赛的现场,非常轻松、非常坦然地与来自日本、新加坡、菲律宾、中国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同龄人同场竞技,赢得了冠军的荣誉,让全世界为中国女孩自豪的时候;当我无比自信地站在香港会展中心的舞台上展示中华女性的风采,最终戴上后冠,执起权杖,向全球关注中国的朋友传递华人的声音,履行‘中华小姐’使命的时候,我想起了6年前这份在少年宫学习的难得经历。在少年宫这个平台上,我历练了勇气、胆识和健康的心态、培养了一份敢于创新的精神和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让我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从容地去应对生命中的每一个机遇和挑战。”
听完江欣荣的例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有良好的心态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我想,这是少年宫教育所应该赋予给孩子们的。
与大家分享的第二个例子是杨超君小朋友。
杨超君 9岁 2001年初进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钢琴中心学习至今。2002年她荣获“上海市十佳小苗苗”的称号。2004年9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钢琴专业。
杨超君是一个非常喜欢音乐并且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从4岁开始便随上音林老师学琴。不料半年后林老师因病住院,学琴就此中断。父亲带着小超君四处奔走,寻访数家均不太满意,后来报考中福会少年宫,跟随钢琴中心主任丁诚之指导学琴至今。因家境困难,一直享受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助学金”和“嘉道理奖学金”。
跟着丁指导学琴的几年,是小超君琴技突飞猛进的几年。2002年只有7岁的她便随陈良宇市长和上海市申博代表团赴法国巴黎演出,演出非常成功,小超君也成为演出现场最出彩的小明星之一。随后,她又多次参加重大演出,与著名钢琴家许忠、孔祥东等同台演出;曾经出访澳大利亚、香港、朝鲜等国家和地区,都获得很高的评价。
而就是这样一个极富音乐才能的孩子,在刚进少年宫学习的时候却是个不善言辞、有点自我中心的孩子。丁指导觉得要培养她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必须要帮助她拓展个性,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
丁指导以及艺术团的老师们非常注重借演出、出访等机会,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排练,并把她和行为习惯好的学生分在一起,让她慢慢体会到集体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导她看到别人的长处,有意识地开展“互帮”、“互学”,让她渐渐从黑白键的世界里走出来,学会与人分享,学会相互帮助,学会相互包容。
经过四年的学习,现在的杨超君是个身经百战的老演员了,不仅有着不凡的演出水平,而且也是个活泼、开朗、主动、热心、能言善语的孩子。现在每次演出,她会主动到台边为其他小朋友加油鼓劲,为舞蹈队的孩子们抢装、换衣服,为每一次演出成功欣喜呐喊。每次出访,她也都被选为学生代表向领导和嘉宾祝辞。
少年宫为杨超君的健康成长开了一个好头,但她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当她考进音乐学院附小的时候,丁指导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考进附小只是走上专业道路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你要继续努力,珍惜少年宫和社会各界对你的帮助和给你的机会,要时时记住‘做好一个人’是根本。”
我想,这就是少年宫教育的魅力所在。少年宫对孩子的培养,不仅在专业技能上精益求精,而且强调“做人”教育,注重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少年宫也就是这样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全面发展默默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会一直继续下去。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杨超君小朋友用心演绎的美妙音乐《向阳花》。
|